.页眉. .页脚探析冰雹发生成因及其防御对策摘要: 介绍了冰雹发生特点及其成因, 分析近年来的人工防雹效果, 指出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今后防御雹灾的对策, 以为喀左县冰雹防御提供参考。关键词:冰雹; 发生; 成因; 防御对策; 辽宁喀左喀左县位于辽宁西部, 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是冰雹灾害频繁发生地区。研究冰雹发生规律, 把雹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对该县农业生产( 特别是保护地、林果业、畜牧业等) 发展和改善生态条件尤为重要。 1 喀左县冰雹发生特点及成因分析气象灾害是影响喀左县农作物的主要灾害, 也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冰雹是大气中一种剧烈小尺度天气现象, 是固体降水的一种, 带有较强的地方性; 降雹区有规律, 常有“雹打一条线”之说[1] 。受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的影响, 喀左县可分为北部、西部、东部3 个雹区,7 条主要雹线:①豆腐房→东窑子→辘轳井→从元号→中三家;②薛杖子→水泉沟→宋家店→甘招→赤里赤;③乐寿→王杖子→公营子→桥子→塔贝营子→水泉;④冰沟→化石沟→滴达水→梅素台→六官营子→南山嘴→草场→老爷庙→尤杖子;⑤林杖子→大营子→哈巴气→六官营子→官大海→小营→双庙→小店→李杖子;⑥下稠沟→贝子沟→碾子沟→黑山→杨树下→朱杖子;⑦大阳山→盆窑→白塔子→奎泉店。喀左县冰雹一般发生在 4~10 月, 以端午节、中秋节前后为重, 平均每年发生 次, 最多年可发生 15次(1990 年); 其频率为 4月 2% 、5月 8% 、6月 48% 、7月 17% 、8月 10% 、 9月 13% 、 10月 2% 。降雹时间多出现在下午,以 13~17 时为最多, 占总数的 %, 上午和夜间出现较少。 6 月上旬至 7 月下旬是降雹次数最多时段, 占全年的 %, 此时正是喀左县棉花、小麦、旱烟、大麻、蔬菜制种、冷棚蔬菜、瓜果等生长的关键时期。. .页脚决于降雹持续时间、冰雹直径和积雹的深度, 如降雹小于 , 对作物危害不大。喀左县平均每年受灾面积 5 933hm2, 直接经济损失 5 000 万元。如 1976 年9月 10 日降雹, 涉及 14 个乡镇80 个村民组, 受灾面积达 hm2, 有6 000hm 2 不同程度减产, 十几个村近于绝收, 减产粮食 万t 、水果 325t 。据统计, 冰雹发生次数由 1959~199 8年40 年平均每年 次增加到近年来的 。 2004 年6月 23 日至 7月 16 日不到 1 个月时间发生 4次;2009 年 6~7 月发生 5 次冰雹天气, 强度之大, 范围之广, 在喀左县冰雹发生史上实属罕见。冰雹发生和地形对气流抬升及下垫面的条件有关。喀左县森林覆盖率较低, 长期少雨干旱高温, 可造成局部地区对流旺盛; 加之喀左县 4~9 月常受西北天气系统影响, 极地和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经蒙古侵入本地, 暖湿空气易被抬升, 提供水汽来源, 对冰雹云形成极为有利, 这是喀左县冰雹多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原因。 2 近年来人工防雹的效果从 196 8 年开始, 喀左县采用土火箭、土炮防雹, 限于当时技术水平, 效果并不太明显。 1980 年喀左县开始使用退役的“三·七”高炮[2], 最大射高 6 700m, 每
探析冰雹发生成因及其防御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