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收获等】意外的收获作文600字意外收获 金秋之季,水果飘香。去年的那个时候,我曾组织过一次美术活动。记忆犹新。当时我让中班的油画棒兴趣组以“苹果丰收了”为题,画一幅命题画。因为以前已有过画树的经验,我并没有示范,只作了语言的引导,“苹果树上果子真多,香喷喷的,你愿意画下那丰收的景象吗?看着那沉甸甸的果实,人们会怎么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开心的样子也添画出来。”孩子们思考片刻后,就开始作画,几分钟后,许多孩子画纸上已勾好了高高的苹果树,有单独一棵的,有三五成片的。那红红的苹果也实在诱人,更有开心的人们在树下欢笑。而此时我发现了佳彬,画纸上更多的是五彩的蝴蝶和成群的蜜蜂,而苹果树还不曾画,我走到他的身旁说:“作画时,应把主要的东西画大些,画在显眼的地方,你看你的苹果树都没地方画了。”佳彬不语,停下画笔,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快点,等会儿会来不及的。”我催促他,并去指导别的孩子。一个小时的活动结束了。当佳彬把作品交上来时,我发现苹果树布局在远处的一个角落,而那些苹果已分辨不清,只是一些小小的红点,而那成群的蝴蝶、蜜蜂大小不一,热闹无比。我说:“如果以蝴蝶、蜜蜂为题,倒真是一幅好作品呵 !可惜呀!,”佳彬指着自己的画急于补充:“老师,远处有一棵苹果树,密封、蝴蝶很远就闻到了苹果的香味。”我恍然大悟。多么聪明的孩子呀!这正是孩子独特的思维表达方式,此作品有“踏花归来马蹄番”的神韵。我为自己刚才的武断批评而自责,送给佳彬一个大拇指,他笑了。我也顿时感慨到《纲要》中指出的“幼儿艺术活懂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的意义所在。对呀,我们应支持富有冷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因为个体性才是美的最根本的特征。别让“我喜欢”误导了孩子 戚慧芳户外活动时,朱明在草丛中抓着一只蚱蜢,来到我的身边,激动地说:“戚老师你看,我把它后面的腿拔掉了,它就不能走了。”“你也太残酷了吧,这样它会疼的。”“因为它要逃啊。”“你为什么不让它跑呢?”“因为我喜欢它啊。”草丛中的蚱蜢这几天成了孩子们的捕捉对象,不知谁想起来的办法,把抓到的蚱蜢两条有力的腿拔掉后,蚱蜢就不能逃脱了,其余的孩子纷纷效仿。还有的孩子撕掉了蚱蜢的翅膀,看着它在地上艰难地跳跃。也许他们和朱明一样,只是因为喜欢。想把它留在身边。但是因为喜欢就可以这样对待蚱蜢吗?蚱蜢会有什么感受?孩子们并没有想过。一味地阻止并不能解决问题,我决定在。以后的晨间活动中。增加一项观察蚱蜢生活习性的内容。出于对蚱蜢的好奇,大家回家后向父母、书本、网络请教,在观察中了解到了蚱蜢是一种喜欢吃绿色叶子的昆虫, 生活在草丛茂密的地方,一般都是白天入睡,晚上出来活动,因此揭开了大家在晨间活动时能看到蚱蜢,太阳高照的时候难得见它身影的秘密。 在细心观察中还发现蚱蜢的颜色有绿色和褐色的不同, 两对翅膀的颜色有变化,后腿特别粗壮有力,没有后腿就不能跳跃,没有翅膀就不能飞动。随后的日子里。孩子们像朱明一样因为喜欢就剥夺蚱蜢生命的现象渐渐消失了,观察动物的行为增多了。小小的蚱蜢事件值得我们深思:如今的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关心与爱护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滋生了他们“因为我喜欢”就可以得到满足的习惯思维,就可以想方设法-占有的心理。我们的教师与家长在满足孩子需要的同时是否该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引导,别让“我
【意外收获等】意外的收获作文6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