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32 09;修订日期:20032 10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计划(20010305 ) 作者简介:蔡玉梅(1970- ),女,博士后,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研究1 文章编号:10072 6301 (2003 )062 05672 09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蔡玉梅,郑伟元,张晓玲,贾克敬,杨枫(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 100029 )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已有 30年之久,但我国刚刚起步。对于评价内涵及内容的探讨是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基础。本文从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的需求出发,在综合分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建议。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中图分类号:F 3011 23;X 144 早在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把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法律制度确立下来。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企业的优化选址,预防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发挥了积极作用[1]。但是随着经济活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政策、规划和计划的实施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越来越突出,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相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而言,后者对环境的影响更加巨大、持久,范围也更加广泛。因此,针对政策、规划和计划等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 )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国外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起源自 1970年生效的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并不断发展,目前已为包括美国、加拿大及欧盟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并应用于决策领域[2]。尤其是欧盟(EC )和世界银行(WB )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出发,主要探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内容及基本步骤。 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意义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可看作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广义的环境评价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的方面,狭义的环境评价仅指环境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方面缺乏深入研究的状况,当前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指对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第 22卷第 6期 2003年 11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INGEOGRAPHY Vol1 22,No1 6 Nov1 ,2003 义: 11 1 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土地利用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主要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合理调整,成为解决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无限的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矛盾的重要工具。现阶段,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受日益严峻的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的制约。为此,土地利用规划应加深对土地生态功能的认识,以及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理解,从而提高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性。把环境问题更为系统的纳入到土地利用规划中去,通过分析、预测和评价战略的环境影响,并将评价结论体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从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