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荧屏里的变迁.doc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荧屏里的变迁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是美国1941年发明的,而中国在1958年以前,电视工业一片空白。直到57年6月,天津无线电厂在缺乏技术、没有资料的困难条件下,在多方密切配合下,终于在1958年1月装配成功第一台样机。同年3月,以X"电视机试播成功。至此,结束了中国没有电视工业的历史。从这以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电视工业迅猛发展,并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no时光不能倒流,但记忆却会回到曾经的遥远。往前三十年,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当时国家仍然实行计划经济,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放开,各种物资和大宗用品,全是靠供应。生活物资极端匮乏,照明用的是煤油灯,称肉买衣得靠计划,电灯还没普及,电视机则更是奢侈品了,能够买得起电视机的不多。对于电视曾经非凡的吸引力,相信三十岁向上的人都会记得。当时年轻人结婚流行'三转一响',就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而对很多新婚小家庭来说,拥有电视机则是小两口最大的梦想。那时候,电视机牌子也不多,熊猫,飞跃、上海,不像现在琳琅满目。谁家要是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整村的大人小孩都会赶来瞧个新鲜。倘若是台彩电,那更是不得了的大新闻,如同谁中了百万大奖般稀奇、羡慕。依然清楚地记得,夏天的某个傍晚,天边散落着一捧绚丽霞光,象碎了的蛋黄五彩斑斓。太阳西沉的黄昏时分,男女老少们匆匆吃完晚饭,便陆续扛起小凳小椅,摇着蒲扇,带上小孩,急匆匆地去某户人家看电视。电视机总是被摆在堂屋的正中央,如同一家之长正襟端坐。接上电源,按下按钮,天宇间飞扬的无形信号,就会被电视机或长或的天线一缕缕打捞上来,转变成电视信号。那真是一种神奇!一台小小的机器插上电源,便会出现活生生的图像和人说话的声音,还有最时尚最流行的所有前卫元素,生活的美好便全都集聚在那块略带凸面的小荧屏上了。主人家总是热情似火,早早地烧好开水,打开电视机,把能拿的小凳小椅全都搬来!但每次,凳子总是不够,拥挤的人群都会把主人家塞得水泄不通,门槛上坐着人,大门旁倚着人,屋外的水缸边站着人,还有看不清摸样的人挤在夜色下一闪一灭的萤火虫中间,遥望着那块小小的荧屏……人群里,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掩饰不住人们内心的欢愉。那年月,《霍元甲》,《再向虎山行》,还有《血疑》等一批电视剧风靡一时,还有燕舞牌收录机“一曲歌来一片情”的豪迈演唱,装点着我
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荧屏里的变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