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党员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doc.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党员感怀建国 60周年征文如沐春风的感觉, 真好! 像我这样接近不惑之年、完整经历改革开放前后对比、如今又置身于科学发展新时期的一代人, 对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都有着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感觉,使我满怀感恩、满怀珍惜, 这种感觉,每时每刻都激发着我爱祖国、创事业的情怀。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真真正正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中国人民实实在那一世小说网当家作主站起来, 而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科学发展的新时期, 伟大的祖国在日益强盛起来, 全国人民在日益富裕起来、社会在日益和谐起来。这归根到底, 在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科学、与时俱进, 在于全国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所迸发出的无穷创造力和发展建设激情。所以,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前以及初期, 在我的老家农村, 人们穿粗布的、暗色调的、打补丁的衣服, 相当普遍, 谁要穿身柔滑细腻的洋布衣服、的确良衣服, 肯定令人羡慕。粗粮、老咸菜是家常便饭, 要能吃上白面馒头, 只是干嚼就满嘴香味儿。住的都是老房子或者表砖(烧制的砖金贵,这样用量少,不影响外观美)房子, 都比较低矮狭小, 我们小学的教室都是平房, 还有两间是土坯房。人们下地干活或走亲戚, 基本上是步行, 谁家里有老掉牙的自行车, 也算得上先进交通工具。日用品就更不用说了,有缺口或裂纹的粗瓷碗都舍不得扔, 筷子常年得不到更换,大队把坏掉壶嘴的茶壶 5 分钱一个处理给乡亲们, 人们还抢得欢,我们的学习用纸都是翻面纸或包点心的麻纸。当今时代, 我们的吃穿住用是什么状况, 大家一对比, 就会感受颇深。那时候人们的收入很少, 我家一年下来, 挣的工分不少也只能分到十几块钱, 而农村改革几年后,农民的收入就好多了,我 1989 年上大学时,大学首次实行收费制,要交 800 元学费(四年的一次交清) ,我家向乡亲借了 500 元,第二年的收入,就把借的钱都还上了,现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支农惠农、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 使得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民这样, 城市的市民生活也同样, 我刚参加工作时, 工资 140 多元, 尽管物价也低, 但很多东西都舍不得买, 现在工资涨了, 尽管物价也涨了, 但生活水平比当初高多了。从大街上市民们的穿着看, 日新月异, 从人们走亲访友带的东西看,出手也大方多了,很多市民的出行工具都由自行车、变速车, 发展到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私家车阶段。很多市民想改善生活了、想轻松轻松了,就不犹豫地到饭店吃一顿。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使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当年, 听收音机、看小人书、偶尔看场电影、参加学校的联欢会、走走亲戚, 就是很好的精神享受了,那时候大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很单调,在一起侃大山、自得其乐唱几句京剧、翻看有限的杂七杂八的书, 也不过如此。现在, 农村的大部分家庭都普及了电视, 彩电进农家也很普遍, 很多家庭都买了录音机、 vcd 、手机、电脑,流行歌曲、小品、买彩票、上网聊天、发手机短信、浏览各种期刊杂志、红白事上当事人自己出钱请电影或请戏, 都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农民结婚照婚纱照、外出旅游都不少见, 农村青年人做发型、使用化妆品已经很普遍, 农村的孩子们节假日聚会、过生日互赠礼

老党员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