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doc.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两岸经济关系形势发生 3点重要变化,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前景依然看好。一是基本格局发生变化。两岸经济实力消长明显,大陆经济实力越强,对台湾而言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动因越大。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 30 年,正值大陆改革开放的 30 年,也适逢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 30 年。 30 年来,两岸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生很大的变化。大陆经济实力显著增长, 经济规模已经由 1978 年的世界第 10 成长为 2008 年的世界第 3,并极有可能在近两年内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 2。贸易规模成长速度更快,已经由 1978 年的世界第 32 成长为 2008 年的世界第 3,出口排名第 2,并有望今年内跃居第 1。 197 9 年至 2007 年,大陆累计吸引外资 7754 亿美元,是吸引 FDI 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则由 1978 年的 16 亿美元增加到 2008 年底的 19500 亿美元,增长了 1200 多倍,总量高居世界第 1。台湾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则出现相对下降。据 IM F等机构公布的资料,台湾经济规模由曾经的世界第16退至 200 8年的第 26 , 出口由 1980 年代中期的世界第 11 位降至 2008 年的第 18 位。 1979 年到 200 8 年的 30 年间,台湾经济年均增长率为 % ,也是较为不错的增长速度,但却低于大陆的 % 。 2008 年底,大陆的经济规模是台湾的 11 倍,外贸规模是台湾的 5倍,累计吸收外资是台湾的 10 倍,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近台湾的 2倍, 外汇储备是台湾的 7倍。台湾“经建会”曾按照预期经济实力绘制出台湾比大陆大 3倍的地图,现实中两岸经济实力的消长却使两岸经济形势发生了相反的变化,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台湾当局对于是否积极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态度。二是基本政策发生变化。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对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影响显著。两岸经济关系 30 年来的发展,一直呈现出“民间热、官方冷”的特点,具体表现是:两岸同胞对加强两岸交流有强烈要求,两岸业者也希望两岸尽快就经济议题进行协商,大陆方面始终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然而台湾当局总体上却长期秉持消极与抵制的态度,对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起到制约作用。蒋经国后期和李登辉前期的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是“三不”政策,即“不接触、不鼓励、不干涉”。进入 90 年代,李登辉迫于两岸经济形势的发展,提出“务实、稳健、前瞻”的大陆经贸政策,但到 1996 年,李登辉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改以“戒急用忍”为原则。 2000 年民进党上台后,陈水扁提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大陆经贸政策,但在 2006 年又改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直到 2008 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马英九提出大陆经贸政策要以“活水计划”取代“鸟笼政策”,这对两岸经济关系的未来发展是一个积极信号。三是基本问题发生变化。台湾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决定其具有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内在动因。近年来台湾经济表现何以由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首跌至末尾,笔者将原因归纳为 3大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产值结构出现严重问题。首先是产业结构问题。目前台湾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产值占 GDP 比重近 3/4 ,本应替代制造业扮演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角色,但因台湾服务业竞争力不强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mumeiying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