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评析
化学: 凸显初中教学的基础性和问题情境的真实性
江大附中高级教师何梅生:试卷遵循课程标准,试题大多来源于教科书,来源于教师平时课堂教学的素材。考虑到新的教育生态下的学情,适当减低了难度,没有偏题,对深化新课改和初中化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试题主要有四个特点。
,重视基础,紧密联系生活,渗透化学STS思想。
试题大多从实际生产、生活、课本和《中考指南》、学生实验中选取素材,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有所增加。例如:第1、6、10、11、20、23等题取材于生活,第8、9、20等题是对课本内容和习题的有机整合,第2、7、14、18、19、21、22、23、26、28等题是对《中考指南》习题的改编和再加工。整卷基础知识点考查占73%,计算分散在各类题型中考查,有效地降低了难度,同时体现了化学基本计算实用性。很多试题既突出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又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以增强他们“学以致用”的社会责任感。第6题以世博会为题材很好地将“能源、材料、环境”等各知识点融为一体。第23、29(4)等题体现化学“节能降耗”、“绿色化学”、“低碳经济”的理念,对学生生活态度的改变起到积极作用。第20题很巧妙将教科书中的习题设计成一化工工艺题,很好地考查了化学思想。
,注重探究、紧密联系实际,体现化学的实效性。
整卷加大了对实验考查的比重,有关实验内容的试题占46%。在题型设计中,命题者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探究意识,创新思维。例如:第4、13、24、26、30(1、2、3、4、5)等题是对课本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本实验内容的考查。第20、29、30等题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充分体现化学学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效性。第27、30题实验装置结构合理,图形优美,实验探究过程真实自然,设置的悬疑新颖有趣,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凸显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整合自然,紧密联系实验,凸显化学的真实性。
建立在真实情境下的实验探究和综合性试题,虽然在形式上注重探究的过程,不追求环节的完整,但十分注重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和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有利
2010年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评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