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音乐教学已经有 10 个年头, 经历了早期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教材、湖北省自编音乐教材、及音乐课程改革教材, 也经历了教学生认识简谱、五线谱、到柯达依教学法的引进, 直至现在以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提倡学科综合的音乐教学新理念的出现。但无论是怎样, 我深深地感受到, 国家教育部、以及众多的音乐教育家始终注意到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却很少过问音乐教育体制的改变, 诸如如何提高艺术教育在众学科中的地位,音乐教师的地位,音乐师资的培养及在学校中配备齐全的问题、如何更有效地在学校中开展艺术活动的问题等等。我认为产生上述原因一是缺乏主管部门的监管, 二是“高考”的指挥棒在有效地指挥着一切, 三是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不愿到基层学校任教, 基层学校又缺乏音乐教师。于是乎学校的艺术课及其他一些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的“负课”的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了。或者单凭写一篇教案或论文,似乎代表不了平时的教学水平与情况。下面我就以上提出的几个问题,详细的谈一谈,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一、改教师的竞争上岗为教师的继续培训很多大城市生育曲线在往下滑, 因此适龄儿童入学率较往年偏低, 出现了教师剩余的现象, 那么进行教师的竞争上岗很有必要。而许多中小城市在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 就不宜“一阵风”地搞什么竞争上岗, 最后成了教师个人社会关系的比拼, 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还搞坏了社会风气。而是应该动脑筋让教师扎实地多学些相应的教学知识, 把富余的语文、数学教师通过培训的形式, 有目的的转岗一些到其他学科中来, 既配齐了师资, 平衡了教学力量, 教师又学到了知识。没有了师资, 再好的课程标准也不能在基层教育中实施, 也实施不好, 到头来耽误了一代人。二、多种形式的抓好音乐教学以活动促教学, 是最常见的一中形式。但在这些活动中, 最常见的要数讲“公开课”了。艺术课程也不例外。要多种形式的抓好音乐教学, 就要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比如“器乐演奏比赛”、“唱歌比赛”、“校园艺术节”等等。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要经常提倡,学校校长要重视, 合理安排, 使艺术教育
课改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