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清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代数式。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代数式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3、让学生体会到代数式能刻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重难点目标【教学重难点】理解问题中的关键性的词语,分清数量关系中的运算层次和运算顺序,正确列出代数式。由特殊归纳一般规律,、导入我们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在解决问题时,常常需要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列代数式。1、试一试设某数为x,用代数式表示:(1)比该数的3倍大1的数;(2)该数与它的的和;(3)该数与的和的3倍;(3):略。(由学生思考后,请两位同学写出答案,其余同学给予评析。)在实际问题中,有许多与数量有关的事情也需要用代数式表示。能否举出一些实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对有见解的学生加以肯定和鼓励。)2、课余时间登山时,你有没有注意过,随着山的高度的增加,温度有何变化?做一做某地区夏季高山上的温度,℃。如果山脚温度是28℃,那么(1)山上300米处的温度为;500米处温度为。(2)一般地,山上x米处的温度为。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接触到乘坐出租车的问题,乘坐出租车当然要交费。试一试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为7元,。(1)某人乘坐出租车4千米需元;6千米需元。(2)一般地,乘坐x(x>3)千米需元。由此你可看出列代数式有何优势?(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一般性、普遍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学生通过观察、推测等方法,可以把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小结: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发现,列代数式为我们解决与数量有关的问题带来了方便。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列代数式。4、板书课题:列代数式。二、展开1、例4用代数式表示。(1)a、b两数的平方和;(2)a、b两数和的平方;(3)a、b两数的和与它们的差的乘积;(4)偶数,奇数.(学生列出代数式后,小组讨论,关键要分清“平方和”与“和的平方”这两个概念。教师巡视后把不同答案板书,请学生观察后说出解题依据。最后多媒体显示正确答案。)解:略。(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改进,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他们学得轻松和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2、游戏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则:根据例4请学生自行编题,指名同学列出代数式。要求出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可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绍经验,从而揭示列代数式的本质特征。(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尝试,进一步理解“平方和”与“和的平方
313列代数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