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地理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基本地质概况 2构造演化史 2构造发育特点 3沉积演化特征 3孤南洼陷第三系地层发育情况 3古物源分析 4第二章物源分析 6第三章沉积体系类型 9第四章沉积模式及有利相带预测 9沉积模式 10沙三段有利相带预测 10沙二段有利相带预测 10结论 11第一章基本地质概况孤南洼陷位于沾化凹陷南部见图 1-1,该区西、南向陈家庄凸起主体超覆,北部以孤南断裂带与孤岛潜山披覆构造带断接,东侧和东南侧以垦东断裂带与垦东凸起一青坨子凸起毗连,西部为三合村洼陷,西南部为陈家庄凸起,南部为垦利古凸起,勘探面积约 350Km2。整个地区北、东断,西、南超覆,形成典型的边界断裂带t洼陷带t斜坡带t凸起带的箕状断陷结构。。 构造位置首先是指研究区所属盆地类型,如断陷型盆地、坳陷型盆地或前陆盆地等;其次是指研究区所属盆地(或凹陷)内部次级构造区带,如缓坡带、陡坡带和深陷带。构造演化阶段首先是指断陷阶段,其次是指次级演化阶段,如断陷初始张裂期、深陷期或收缩期。构造活动控制着沉积格架。因此,掌握研究对象上述的构造环境对正确恢复沉积层序的分布及其内部构成有重要意乂。,前第三纪基底经历了地台形成、地台演化和中生代裂陷三个阶段。新生代的裂陷作用可分为早第三纪断陷和晚第三纪至第四纪坳陷。 自燕山运动后至新生代始新世,研究区一直处于隆升剥蚀状态。至新生代始新世,孤南洼陷东侧首先沉降,接受沉积,发育孔店组湖相细粒沉积,随后抬升再次遭受剥蚀。沙四段早-中期, 该区再次沉降,接受沉积,发育紫红色碎屑岩及碳酸盐岩, 至此,洼陷周边断裂对沉积已有一定的控制。沙四段沉积末期再次发生构造抬升,产生沉积间断或剥蚀。沙三段沉积期开始,洼陷周边断裂系统开始强烈活动, 对沉积起显著控制作用。该时期本区处于张扭作用背景下,受东侧垦东断裂活动的影响, 孤南断裂带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孤南断层东段活动明显比西段强, 沉降幅度大;而且洼陷北部断层活动明显强于南部,从而造成了整个洼陷南高北低、 西高东低的构造格局。这一构造活动的差异性一直持续到沙二段沉积期末。从沙一段沉积期开始,孤南断层及垦利断层的活动趋于缓和。 至沙一段沉积晚期,上述断裂活动性又增强。新近纪开始 ,构造应力场发生转换,洼陷周缘的断裂己不再控制沉积,洼陷充填受区域坳陷构造背景所控制。(1)构造带样式孤南洼陷为一单断型陆相断陷湖盆, 可以划分为陡坡带、洼陷带和缓坡带,它的构造带样式可以表现为如图1-2所示。北部靠近孤南断层为陡坡带, 东部靠近孤东凸起及垦东凸起为陡坡带,西南部陈家庄凸起以及南部垦利凸起为缓坡带,中间为主要的洼陷带。(2)孤南洼陷东西部沉积厚度差异孤南洼陷受孤南断层控制, 但由于孤南断层是一条早期活动的跨区域断层, 其活动性在东段和西段有明显的差异。在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时期, 孤南断层西段活动不明显, 沙四段从孤北洼陷向该区超覆,覆盖孤南洼陷西部地区, 沉积厚度不大,表现为缓坡超覆性质;孤南洼陷东则厚度明显,其孔店组〜沙四段沉积表现为北厚南薄的楔状体, 超覆于中生界地层之上。在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期中,孤南断层西段的地层厚度一直比东段小。(3)沉降中心位于洼陷的东端普通单断洼陷的沉降中心一般在洼陷的中段靠主断层一侧,由于受东部北东向断层的影响,孤南洼陷的沉降中心位于东端, 沿洼陷轴向,断陷构造层的厚度由东向西减薄, 成为不对称的洼陷。(4)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由于几组不同方向断层的共同作用, 洼陷内部构造比较复杂。有伸展性的也有走滑性的, 有重力作用,可能还有挤压作用。考虑到构造的复杂性,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从整体把握,以主控断层为主,划分层序地层及分析沉积体系。。在特定的构造环境下会发育与之相对应的沉积体系。研究区在目的层段(Es3〜Es2)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受控于该区进入古近纪以来所承受的构造运动。孤南洼陷经历了早第三纪三期断陷期和晚第三纪坳陷期, 因此,可以识别出三期沉积旋回:孔店组至沙四段、沙三段至沙二段、 沙一段至东营组。下部旋回为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工区内该旋回沉积仅局部发育,为一套粗碎屑红色沉积 -含生油岩的较细粒沉积,夹有部分蒸发岩。该时期的沉积层可能为向孤南边界主断层

古地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