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生物中考指导书单元一:实验教学及复习建议
2011年3月1日
南京市南湖一中马琰
近年生物中考试卷特点之一
——重视实验、探究能力
呈现题型:以简答题为主,且集中在七年级部分。
【 2008年】(6分):1题(1分)显微镜的使用;14题(1分)花的基本结构;31题(4分)光合作用实验。
【 2009年】(11分):1题(1分)种子萌发条件;3题(1分)显微镜使用;8题(1分)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31题(4分)营养物质的消化;32题(4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 2010年】(14分):1题(1分)显微镜的使用;4题(1分)血液的组成;31题(4分),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33题(4分),植物的有性生殖(花的基本结构);35题(4分)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研究。
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目前限于笔试,很难考查实验操作情况,所以常常利用试题的开放性,或设计、或补充、或修正、或评价等丰富的情景来完成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实验内容、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因此,实验和综合题常常揉合在一起。
新课标对实验、探究的要求和诠释
《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生物实验是生物的灵魂,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源泉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被列为十个一级主题之一。在中考后期复习中务必让学生理解实验和探究,并发展学生的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为其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
单元一实验复习的重点
1、理解中考指导用书中要求的实验操作和探究实验。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使用方法、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植物根尖的结构、根的生长部位、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实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2、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够分析探究实例。
3、能够自主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4、能够分析和应用教材中经典实验。
单元一实验复习的几点建议
建议之一:要研究课标、教材、中考,做有心人。
建议之二:围绕生物学核心概念与知识,以实验与探究为主线,串联知识点。
建议之三:运用FLSH、视频、图型等多种方式,重现实验与探究过程。
建议之四:注重变式训练,在不同情境中唤醒学生的记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建议之五:提前谋划,做好专题及专项复习。
1、可将实验和探究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一轮专题复习。
2、二轮复习时,可分项进行简答题专项复习。
前提:新授课时重视实验及探究,并按要求实施。有条件实验的不演示,能演示的实验不以课件形式呈现。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植物
动物
探究生命的方法
微生物
人
环境
生物圈
实验回顾:
1、用黑纸片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2、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4、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5、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2011年生物中考指导书单元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