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人力资源目标、质量目标、及其监…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太原供电分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一、专业建设基础?专业发展背景“十二五”期间〜山西电网发展将迈入腾飞期〜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是加快实施山西“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电力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对电力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专业建设〜服务山西电力发展〜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高端技能型供用电技术人才。,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至今已有50多年的创办历史〜已培养了2000多名毕业生〜多数已成为企业的领导和技术骨干〜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初步形成1校内专任教师10人、兼课教师3人、校外兼职教师5人。其中省电力技术院专家1人、副教授2人、高工2人〜硕士研究生3人、双师素质教师6人2(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初见成效按照“课、岗、证”融通、“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了“素质拓展课程、理实一体课程、仿真与生产性实训课程、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及“顶岗实习与就业接轨”的“四体系一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了课程标准与行业规范的对接、课程体系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的对接。建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装表接电技术》。主编《企业供电系统及运行》、《用电管理》和《电机与控制技术》等教材。?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良好有18个校内专业实训室、10KV线路实训区及35KV变电站〜与太原供电分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5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招生、就业情况好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以上〜就业专业对口率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为95%以上。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目标:按“校企对接、工学结合、课岗融通”的建设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根本〜推进专业与电力行业供用电企业对接〜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通过深化“双主体”的“四体系一接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强化实践育人〜系统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施第三方评价〜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打造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电力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电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供用电技术岗位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抄核收、装表接电等工作岗位需求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经1,3年工作历练〜可胜任本岗位技术专责或班组长,经4,6可胜任专业技术员岗位。,三,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建设“专业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机制。2深化“双主体”的“四体系一接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引入行业技术标准开发课程体系〜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建设53门优质核心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编写6门教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学做一体教学模式。聘请1名、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4名骨干教师,聘请10名企业兼职教师。每年为企业职工培训2000人次、技能鉴定200人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或咨询3项。新建“智能用电小区”实训室,建4个与企业深度融合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三、专业建设内容,一,推进校企对接〜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组并制订章程建设供电企业工作站〜建立工业企业工作站。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及章程〜定期召开会议〜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机制、共建共管实训基地机制、与企业培训师交流共享机制。,二)探索系统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一年内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计划试行方案〜通过试点班的实施进行修订完善〜最终形成培养方案与企业岗位任职要求相对接、课程体系设置与企业岗位技术标准相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学生职业素质与企4业文化相对接、教学模式与现场作业相对接、教学场地与工作现场环境相对接的人才

一、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