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词鉴赏六种答题模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词鉴赏题的六种答题模式
古诗词鉴赏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能力层级要求最高的一道题(E级),分值一般为8分。高难度和高分值,使得广大考生既失分严重又心有不甘。九其原因,瓶颈往往在于答题不得要领。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题的探究和梳理,提炼出了古诗词鉴赏题的六种答题范式。
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应景意境?
解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I第12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高考标准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鸣”之景都显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感情)。
二、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解题分析:表现手法是诗(词)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表现手法分抒怀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及托物寓理等。
(2) 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正衬和反衬)、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对比、白描。
(3) 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对偶等。
[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核诗句阐释说明使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浙江卷第16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高考标准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明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阐运用),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析效果)。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阐运用),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析效果)。
三、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唱、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诗词鉴赏六种答题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