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概述二:锅炉参数三:锅炉结构四:水压试验五:烘炉六:煮炉七:锅炉启动及并汽八:锅炉运行前的准备工作九:安全阀十:排污十一:停炉十二:维护保养十三:锅炉校验十四:冲洗水位计步骤十五:叫水步骤十六:锅炉连锁十七:事故处理一、概述Q23/900--。本余热锅炉的特点:节能,实现热能综合利用。炉内除尘,有利用环境保护。阻力低。结构紧凑,外表整齐美观。二、锅炉参数如下:额定蒸发量:::104℃额定蒸汽温度:400℃烟气含尘量::2%排烟温℃:180℃热效率:%进口烟汽量:23000NM3/h进口烟汽温℃:900℃过热器起座压力::、锅炉结构:锅炉采用双锅筒横置式的自然循环水管锅炉,。锅炉凝渣管由前墙水冷壁管ø51拉稀而成,进口烟气横向冲刷后进入过热器。过热器采用水平悬吊式结构,由ø32的蛇形管分为高温段和低温段组成,高、低温段均为采用CrMOVG材质,过热器管束顺排布置,并采用减温器中间减温烟气在过热器下部转向90°,进入对流管下部,在过热器烟道内,期中部分飞灰由于惯性力被分离出来并集中在下部,由于灰量少可定期人工清灰。上锅筒分离出的饱和蒸汽经导气管引到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热器低温段减温器、过热器高温段、过热器出口集箱后达到额定出口参数。过热器出口集箱上设有主汽阀、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反冲洗、生火排汽、疏水阀等。对流管束采用光管结构,锅炉管规格为ø51×3,材质20,顺排布置,采用烟气4次折流板中间折流以提高烟气流速并形成横向冲刷,提高了对流管束的传热能力。烟气经过对流管束后向上进入省煤器烟道。在对流烟道和省煤器烟道内,其中部分飞灰由于惯性力被分离出来并集中在下部,由于灰量少可定期人工清灰。炉水在上、下锅筒间通过对流管束采用自然循环方式流动。烟气在对流烟道顶部水平出口折向90°,向下进入省煤器烟道。省煤器采用09CrCusb锅炉管ø32蛇形管,横向冲刷错排布置。烟气由上向下流动。锅炉给水经过省煤器进口集箱、省煤器管束、省煤器出口集箱后进入上锅筒。上锅筒内径为ø1200mm,下锅筒内径为ø1000mm,上下锅筒均采用Q245R(GB713-2014)锅炉钢板焊制而成。上锅筒自由搁置在钢架的两个锅筒支座上,下锅筒则被对流管束所悬吊。水冷系统的中间部分有两片膜式水冷壁隔墙,管子规格采用ø51×4,膜式壁管子与锅筒的连接采用管接头进行对接焊,水冷系统的对流管束部分采用顺列布置。水管用ø51的20(GB3087-2008)优质锅炉管制成。对流管束的管子与上、下锅筒采用焊接。前后墙水冷壁也采用膜式水冷壁隔墙。锅炉前后墙由保温层组成轻型炉墙,最外侧是厚3mm的炉墙护板,后墙半部由保温层和最外侧厚3mm的炉墙护板组成轻型的炉墙。两侧墙采用厚度590mm的重型炉墙结构。水压试验水压实验的条件:锅炉本体、管道、阀门、仪表安装完毕后,清理完锅炉内部,紧闭人孔、手孔。注意事项:(1)锅炉上水时,应将最高点处的放气阀打开,将水全部注满后在关闭放气阀,经检查如无漏水即可升压。(2)升压的速度一定要缓慢,,当升至额定工作压力的50%时,全面检查有无泄漏情况。(3),在此压力下全面检查承压部件、法兰、焊接无泄漏,破裂和水雾水珠出现,。(4)水压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法兰及阀门的正面。(5)、人孔、手孔上的螺母,以防发生危险。(6)锅炉检查结果应存入锅炉技术档案,并由检查人员的签字。烘炉烘炉前应具备下列条件:(一)锅炉及附属装置全部组装完毕和水压试验合格(二)砌炉和保温结束(三)热工仪表及电器校验合格(四)锅炉上水设备、引风机等在冷态下试运转合格(五)耐火混凝土炉墙养护完毕(六)应将锅筒的空气阀开启(七)使用热烟气烘炉,关闭各烟道门孔和炉门只打开烟道闸门(八)炉墙上应有测温点及灰浆取样点(九)烘炉要求:烘炉时间为10-14天,第一天的温升不宜超过50℃,初期(1-6天)每天升温控制在10℃以内,中期(6-11天)每天温升控制在20℃以内,后期烟温不应高于220℃,烘炉时炉水水位处于正常水位下限。烘炉采用热烟气烘炉靠调解烟道闸门来控制温升。烘炉前应根据有关资料和本说明书依据锅炉结构的具体情况制定烘炉操作规程和要求,烘炉过程中应绘制烘炉曲线。烘炉完毕后的合格标准,可安灰浆试样或测温法检验。最后将烘炉记录存档。煮炉在烘炉末期或正式投入使
锅炉运行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