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介绍
(总体、模块①②)
人教社中学语文室贺敏
2008年7月
一、整套教材编写依据
二、整套教材特色:稳中有变
三、语文①介绍
四、语文②介绍
一、整套教材编写依据
1 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语文素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巢宗祺:素养,是“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素养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二):注重语文应
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课程的基本理念(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2 吸收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中的经验教训;
3 吸收近几年对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
材、教学的反思;
4 和初中语文教材衔接。
二、整套教材特色:稳中有变
“稳”
1 体例:
(1)《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分两方面: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教材的内容分四部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写作、口语交际)、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其中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是最主要的。
(2)阅读鉴赏部分,按文体分类构成各个单
元;没有按时下较为流行的生活主题或人文主题来编排。
“生活化”是课标的一条基本理念。课标的具体表述是: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本位,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这一理念无疑是正确的,是现代百年语文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但这一理念在实际执行中似乎走了样,走向了“泛语文化”。我概括为三句话:在主题活动中语文被边缘化、模糊化;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被悬置、被空洞化;在语文教材中语文被遮蔽、被淹没在人文话题结构中。
——李海林
2 选文:秉承人教版初中教材特色——强调经典,传统篇目较多,时文较少,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
育。
“变”
1 《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阅读鉴赏部分从教学重点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三类(见下页)
单元重点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品味与
赏析
中国新诗
中外抒情散文
小说(一)
中外戏剧
小说
(二)
古代叙事散文
唐前诗歌
唐宋诗歌
宋词
古代抒情散文
思考与
领悟
现当代记叙散文
古代写景散文
古代议论散文
社会科学论文、随笔
文艺学论文
沟通与
应用
新闻、报告文学
演讲
科普、科幻
古代传记
自然科学论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