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行政征收和行政收费.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行政法学萧峄晟主讲第十一章行政征收第一节行政征收攏述从宪法的层次看,国家权力侵犯私人财产权利的方式,有行政法上的没收、罚款,公有化可能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没收(例如我国宪法规产等,但这都是以财产权人之定城市的土地属子国家所有从而实现城市所有的私有土地公有化),因而不予补偿其他不以“违法”为前有些国家则通过立法对公有有化措施规定补偿的种类及额征税、征税是针对宪法规定的纳私些际是比照公益征收之度,务面孩的角然不宪法所以不适宜将征税纳入行政征收的理论中加以研究(而应放入纳税义务和选举、监备代表和官等权莉的关系我们认为,适于纳入行政征收范畴进行研究的主要是公益征收(例如土地征用和城市房屋拆迁)与行政收费(交通部门收取年检费,土地管理部门向企业收取土地使用费)。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一定的公共利益目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从行政相对人处取得具有财产价值之权利的单方行政行为。其特点是:(1)征收的对象是行政管理的相对人。(2)征收的目的是为了一定的公共利益,这种公益因征收类型的不同而不同。(3)征收是一种强制剥夺具有财产价值之权利(不限于财物、金钱或劳务)的单方行为。(4)征收并非赤裸裸的剥夺或掠夺,而是一种强制买卖的行为(例如行政收费,实际上是强卖;而公益征收实际上是强买),必须以公正的补偿为前提第二节公益征收公益征收,在我国法律上主要表现为“行政征用”词(例如《土地管理法》上的“土地征用”,现在已经修改为“土地征收”)。但从理论上讲,这个词的使用不能代替公益征收的所有内涵,故宜借鉴国外之通说,使用公益征收一词请参见宪法第13条之规定,即“公益征收条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如何理解这条款呢?公益征收的目的征收只有在利用私法途径(例如协议价购)不成,或者采取私法途径必须旷日持久且极为困难时,方可基于行政效率的考虑加以运用。但并非所有的公共利益,都可以作为征收借口的公共利益,例如国富并不代表民富(可能是民穷),因此追求国库利益的最大化不能作为公益征收的目的。世界各国征收总趋势是,由公用征收转化为公益征收:公用目的—公益目的(在斟酌公益及参加人利益后,经过慎重选择的、重大的且特别的公益)。公益征收补偿之理论基础公益征收排除对财产施加社会义务的情况:为了消弭随着国家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排除人民“有害”社会公益的行为,达成管理社会安全、健康、道德的目的,各国法律都对财产权人施加一种普遍的限制,以保证财产权的行使符合公共利益。但是,这并不是征收权的行使,而是警察权力的行使)特别牺牲理论特别牺牲理论: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合法行使公权力的行为(例如公用收用和公用限制等行为)使个别人或一群人被迫为公众而承担超过可忍受的牺牲(即“特别牺牲”),与其他人相比明显有失公平时,根据财产权的保障和平等原则,自应通过社会全体负担的方式就“特别牺牲”给受害人以补偿。在这里,被征收人实际上是“无辜”被剥夺使用其财产权(而非有害于公益或会之财产权行为)的人。

行政征收和行政收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rterye
  • 文件大小2.15 MB
  • 时间2020-09-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