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导第一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一、传染病(一)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能通过多种途径,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二)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1病原体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少数传染病的病原体至今仍不太明确。2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3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4免疫性二、什么是法定传染病传染病种类繁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某些传染病例为法定传染病以加强管理。2004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法定传染病。其中:1乙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丙类传染病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三、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传染病专播需同时具备如下三个基本条件:(一)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昆虫。(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与过程有以下几种: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空气或飞沫传播食物或水(共同的污染源)昆虫或动物媒介血液/体液传染母婴传染(三)易感人群既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就是这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四、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由于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因此,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也必须针对这几个条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一)管理和控制传染源传染源是引发传染病的根源之所在,因此控制和消除传染源是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根本措施。(二)切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传染病传播的通道,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与消灭疾病的关键措施。(三)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注射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好方法。现在很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还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条件的存在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五、为何学校较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一)学校是人群集中的特殊场所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人群聚集、接触面广,一旦有人感染上某种传染病很容易造成相互传播,特别是容易引发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的流行。(二)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个体的免疫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传染。六、学校常见的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性极高,传染源是流感患者。主要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