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3、划分指标单一指标: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某一方面。综合指标:多种要素。二、区域类型1、按内部分布状况:均质区和功能区类型概念举例均质区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的分类山区与平原区、农田区与牧区功能区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的分类城市经济区2、按空间尺度: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区域(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特点:区域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的就越具体、越详细三、区域的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四、区域差异1、比较的方法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资源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农业、人口、城市、政治、历史、宗教、习俗等2、日本和英国的区域差异(1)自然环境要素日本英洋亚欧大陆西端,西临大西洋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覆盖率高,类型多样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瀑布峡谷,不利于航行,但水利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大多有运河相通矿产资源贫乏煤、铁、石油(2)人类活动要素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及其布局高兴技术产业为主,临海型布局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主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曾向海外大量移民3、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划分依据:地形、气候。(2)三大自然区的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比较接近。青藏高寒区东部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为横断山脉。青藏高寒地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3)区域差异要素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区地形海拔较低,地形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最高,地形以高原、高山为主气候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高原高山气候,气温较低水文外流河多属内流河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有熊、松鼠、熊猫、梅花鹿等动物植被为草原、荒漠;有骆驼、黄羊等动物植被为草原、荒漠及高山草甸灌丛;有牦牛、藏绵羊等动物农业种植业发达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高寒牧业、河谷农业人口稠密较少很少城市众多较少很少五、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阶段主要特点人地关系初期阶段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基本协调成长阶段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业区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明显的不协调转型阶段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

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gthpsa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0-09-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