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鼻息肉的中医药方作者:candy 2010-09-30 16:33:42 来源:济南福康网核心导语:鼻息肉是常见的五官科疾病,发病者成人多于儿童,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鼻息肉是指鼻腔内的良性赘生物,其形状如葡萄,光滑柔软,带有蒂且可活动。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鼻涕增多,并伴有头昏头痛鼻息肉是常见的五官科疾病,发病者成人多于儿童,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鼻息肉是指鼻腔内的良性赘生物,其形状如葡萄,光滑柔软,带有蒂且可活动。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鼻涕增多,并伴有头昏头痛,检查鼻腔时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色灰白或淡红色的赘生物,接触赘生物时不痛,可移动,且一般不易出血。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肺经湿热、壅结鼻窍所至。鼻窍长期受风湿热邪侵袭,使鼻窍滞留邪浊,最后凝结成息肉;亦会因嗜食厚味,使湿热内生,上蒸肺胃,结滞鼻窍而成。本病的中医疗法为:清肺泻火,利湿散结,活血凉血。对于治疗该病,提供参考药方:黄芩 12 桑白皮 15 鱼腥草 18 辛荑花 10 白芷 15 川芎15 败酱草 30 皂角刺 18 生地 24 白术 18 丹参 24 云苓 15 党参 18 黄芪 24 丹皮 10 川足 2条中医辨证方分型治疗鼻息肉2010 年 11 月 16 日 10:16 来源: 39 健康网 【进入论坛】精品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显微镜下检查可见鼻息肉的组织结构不完全相同,可分为三型:(1)过敏性息肉。常为双侧多发性,如不能除去过敏原因,息肉切除后常驻复发。病变除水肿明显外,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粘膜上皮下基底膜有明显增厚(玻璃样变化),上皮可有化生。(2)炎症性息肉。单侧或单个息肉形成,多由局部感染引起,切除后不易复发。水肿轻微,渗出的炎症性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上皮化生及基底膜增厚较少见,可与过敏性息肉相区别。(3)鼻后孔息肉。这是临床命名,因息肉有一长蒂从鼻腔经后孔伸入鼻咽部。其实激或变态反应性鼻粘膜水肿长期不愈,病变以炎症水肿和炎性浸润为主,无间质变性增生现象,故鼻息肉属于炎症性病变。但由于鼻息肉形成肿块,故常称为“瘤样病变”,其实一般不会发生恶变。鼻息肉有时体积很大,甚至达数厘米大小充塞鼻腔而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鼻息肉还常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鼻塞致使分泌物滞贸,可诱发鼻窦炎,此时分泌物多而呈脓性。巨大鼻息肉可将鼻腔完全填满,甚至将鼻骨向外推出,改变鼻的外形精品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鼻息肉的中医药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