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愚公移山课件9.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列子》愚公移山太行王屋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实已散轶佚,今本为东晋张湛所集。书中有不少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寓言中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风趣的动物、植物或人类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寄寓一种思想,给人以某种教益或启示。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1、概括段意并分析作用。段意:介绍王屋奇迹般地二山的面积、高度、位置。作用:交代故事背景,有下文移山、负山作铺垫。2、知识点:方:方圆阴、阳:山之南河之北称阳,山之北河之南称阴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概括段意。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并排除疑难,付诸行动2、知识点:多义词:且,焉通假字:反词类活用:惩,聚,毕,箕畚,龀3、问题探究:①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A、愚公为什么要移山?B、愚公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②妻子的“献疑”体现了她的什么心理与用意?③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④第⑧句和第⑩句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⑤为什么单单写一个孀妻遗男的参与?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关心丈夫年迈体弱。这是她真实的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且焉置土石?”。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写劳力之少,工具之简陋,工作之艰苦,路途之遥。侧面表现移山之难。侧面表现愚公移山的行为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概括段意。本段通过__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写智叟采用__、__描写2、知识点:通假字:亡词类活用:苦3、问题探究:①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②从愚公的答话与驳斥中,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目的用意不同。智叟是讥笑与责难愚公,是有意挖苦用轻视。其妻的“献疑”是关心,并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展。愚公移山决心之大,大智若愚,为后人谋求福利的奉献精神。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概括段意。愚公的行为感天动地,天神帮助他实现了心愿。2、知识点:通假字:厝,陇被动句:帝感其诚3、问题探究:结尾从结构到内容上有什么作用?结构上:照应开头,结束全文主。内容上: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古代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幻想方式,它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加突出了愚公精神的惊天地、泣鬼神,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概括愚公及智叟的形象及用意。愚公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有长远眼光,有坚强的毅力,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他自以为是,傲慢、武断,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用意:作者反用其意,是带有明显讽刺意味的。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用智叟的“智”反衬愚公的“愚”,加重了对比色调,并增加了讽刺的色彩。请找出文中的几组对比及作用。A愚公有长远眼光而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B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对比。C孀妻弱子与智叟的对比作用:对比,烘托了人

愚公移山课件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0640105
  • 文件大小1.35 MB
  • 时间20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