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美术课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教学案例——《彩墨游戏》高峰完小幸大荣由于对中国画的热爱, 作为一名基础美术教育者的我前些年酷爱画画。近年来, 我在小学中国画教学中尝试探、索, 运用欣赏、游戏、摹仿、创新等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彩墨游戏》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课。三年的学生比较好动, 有着极强的求知欲, 他们喜欢观察, 喜欢想象, 只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就会看到他们的思维的活跃和创作的大胆。那么,如果在刚开始上课时就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节美术课就先成功了一半, 可谓事半功倍。我利用课前在教室里粘贴了大量的上学期的学生作品,当学生们有的说笑, 有的懒散走进教室时, 立刻看到了许多熟悉的画面, 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许多学生开始找自己的作品, 教室里显得嘈杂起来,不过没关系,这都在我意料之中。随着我响亮的一声“上课”,学生们都习惯性的、整齐的起立,一切进入正轨,尽在掌握。师: 同学们刚刚欣赏了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这次画展, 你想起了什么?(示意大家看到教室里粘贴的作品。) 生:想起了我们上学期上的《彩墨游戏》那一课。生:我还想起了那堂课上我们是在做“挑战”游戏中画的这些画。师: 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堂课啊, 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玩一次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板书课题:彩墨游戏(二) 这种形式的导入, 简捷而有效。学生看到自己以前的作品, 唤起了他们对中忆和认知, 但毕竟上学期所学的知识十分有限粗浅, 他们的好奇与求知欲使之带着疑问急于想深入了解,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得上学期在游戏中我们使用的几件宝物是什么吗? 生:是笔、墨、纸、砚。师:对, 也就是文房四宝。( 板书: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如果用生硬的语言对学生们说“我们来练习练习笔墨吧”, 那么孩子们的热情与主动性就会少了一半, 所以我结合要继续“挑战”游戏的结构安排来设计教学语言, 使课堂气氛活跃。另外, 还要在细微之处渗透对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的养成。师: 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 要想在游戏中获胜, 就先要用文房四宝武装自己,再操练操练。好不好? 生:好! 师: 请同学们先要在书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书纸, 然后才能动笔呀。中国画从内涵到形式, 前辈们早已登峰造极, 使后代景仰与效仿。而学生们对国画的了解和笔墨的控制更是十分有限, 因此我认为在练习的过程中, 既不能难度过大要求过高, 也不可一开始就放任其涂鸦。否则, 不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望而生畏, 就是毫无技法,何谈国画艺术?所以我在教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按程式, 学习传统中的本源东西, 又不能泯灭少儿的童心, 把握好分寸, 循序渐进。我就象一个乐队的指挥……师: 请你尝试着用笔墨, 画出粗细不同的线; 再画出浓、淡不同的线和点; 师: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一画, 效果如何? 师: 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 下面就大胆尝试, 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听到我最后这句指挥, 学生们开始活跃了, 我没有限制、打扰他们,而是轻轻地走在这群可爱的孩子中间,静静地观察着他们的“探究与发现”。有的学生大胆的挥毫, 使用了许多侧锋画山水、画花朵; 有的小心翼翼,用笔尖仔细的勾勒、点化;有的先用水把宣纸打湿, 再着墨色; 还有的正好相反, 甚至把

小学美术课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dwd12332112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