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怎样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改变后进生的学习面貌.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怎样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改变后进生的学习面貌
贾悦镇马庄初中徐杰
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千般叮嘱、万般呵护下走进了我们的校门,可以说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后进生”呢?但事与愿违,后进生现象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们使家长的希望破灭,使教师的培养徒劳,使学校的教学成绩下降,甚至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我做班主任已有八年了,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也走过许多的弯路,也发出过无奈的感慨。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反思,我深感所谓的“后进生”,除了极个别有智力障碍外,其实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但是要想转化“后进生”,首先要了解“后进生”的成因。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说,可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
1、智力因素
智力是指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由于智力因素引起的后进生,主要是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其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没有与课堂主导者同步(当然主导者同样存在问题)。有些学生由于记忆力存在问题,使自己在学习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了学习过程中负积累的增多,最后成为后进生。
2、非智力因素
(1)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我们学校属于农村薄弱学校。试教区里的学生成绩好的家长也重视的都选择其他学校学习。剩下的生源质量差学习积极性低。特别是地处偏僻的乡村,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学习学以致用性尚不明显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更得不到重视。而对看重实用的家长来说,孩子学习是为了考试,当升学无望时,对孩子的学习更无所谓。作为尚未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初中生而言,这种环境无疑会减少学习动力,如果作为后进生,这样的环境下厌学、弃学也在情理之中了。
(2)课堂环境的影响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随着一次次测验成绩亮起的红灯,学习中的负积累的增多。作为后进生,很难正视这种现实,而容易形成一种已不如人的自卑的固定理念。在制订目标时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归入到差生一类。同样,优秀者轻松以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进步,就以优胜者的姿态自居。
(3)教师的情感投资
教师的情感投资在起始阶段是均衡的,一是每个学生都从零开始,尚无负积累的存在,接受能力的好坏尚未见分晓;二是基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教师上课时倍受鼓舞,因此教师的神情自然也给每一位学生包括后来的后进生以极大的鼓舞。但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和教学程度的加深,教学成绩逐渐出现分层,接受能力差、思维能力慢的学生,在深感压力、学习乏味,不被老师重视的恶性心态中开始走下坡路。在恶性循环中,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情感从淡化到淡漠,到冷漠,到厌恶、到排斥,甚至讽刺挖苦,恶语相加。这部分学生很快就加入后进生行列。
(4)“升学”指挥棒的影响
教师之所以会发生情感转移,除了本身师德修养因素之外,以升学率高低为唯一标准的社会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是主要原因。
1、用师爱感化,提高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对“后进生”给予热情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拉近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促进他们慢慢地发生变化。
所以,我经常找他们回答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当他们回答错误时,并不批评他们,而是象父母对待子女一样,用充满爱的语气说:“坐下吧。”并用眼睛看着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爱

怎样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改变后进生的学习面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935403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