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分析.doc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患儿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7月于苏州吴中人民医院住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25例,按X线表现分析支气管肺炎组75例,大叶性肺炎组50例。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患儿入院时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体液免疫功能检查。采用血清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支原体,采集痰液进行MP-DNA检查。结果支原体感染引起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患儿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5岁以下引起支气管肺炎常见,而5岁以上儿童以大叶性肺炎为主。住院天数大叶性肺炎组较长,为7d以上。发热及咳嗽症状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支气管肺炎组比大叶性肺炎组更易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大叶性肺炎组比支气管肺炎组更易出现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组WBC及CRP较支气管肺炎组升高。两组间谷丙转氨酶升高及心肌酶谱同工酶升高无明显差异。大叶性肺炎组免疫球蛋白A及免疫球蛋白G较支气管肺炎组明显升高,而免疫球蛋白M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支原体感染引起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患儿,两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各有特点。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肺炎支原体(MP)是中国儿童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病原体,在各年龄组均发病,是小儿呼吸道疾病重要病原,也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1]。它除了可引起呼吸道系统病变外,还可以造成其它系统病变,引起并发症[2]。本文主要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支原体感染引起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患儿,两者在发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之间的差异,为临床的疾病判断,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014年7月于苏州吴中人民医院住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25例,所有患儿均符合CAP诊断标准⑶以及《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所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4],将痰液或血液中支原体检测阳性者入组,其中按X线表现分为支气管肺炎组75例,大叶性肺炎组50例。并通过病毒快诊及痰培养等检查排除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可能,排除有先天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史,排除自动出院的患儿。,病程未满lw者于满lw后抽取静脉血,用ELLSA方法进行支原体IgG及IgM的定量检测。同时吸取患儿深部痰于无菌密封玻璃管中送检,采用PCR方法对支原体DNA行定量检测。,包括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腔积液)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CK-MB同工酶、体液免疫功能),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o以上研究虽然各免疫球蛋白差异在不同实验中不一致,但均证明体液免疫应答增强在支原体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支原体感染后至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两者之间在发病的年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及住院周期均存在差异。参考文献:⑴莫燕,齐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283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9):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