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1、,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每个“正”字代表五个数据。:可以采用画“正”字,画“√”,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易错点 1 没有正确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例题 1】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哪种水果的统计情况。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 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而不是一个“正”字代表一个数据。规避策略: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而不是一个“正”字代表一个数据。易错点 2 统计数据时重复统计,【例题 2】判断:针对“同学们最喜欢的季节” 小芳对全班 45 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要求每人只能选一个季节。调查的结果如下表: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小芳一共调查了 45 人,但 8+7+23+8=46(人),说明调查时重复计数,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规避策略:统计数据时,一定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1、: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 个 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2、除 :只要是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计算。。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叫商。3、用 2~6 、除法的关系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两个乘数相同的算式除外),其中乘法算式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乘法算式的乘数是除法算式的除数和商。“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易错点 1 没有正确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及要求。【例题 1】把 12 个苹果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哪种分法是正确的?把分法正确的下面画上笑脸。错误答案:第二种下面画正确答案:第三种下面画。。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理解题意。题中要求把12 个苹果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也就是平均分成 3 份,每份应该是 4 个。第一幅图没有平均分,不合题意;第二幅图虽是平均分,但分成的是 2 份,也不合题意;只有第三幅图是正确的。规避策略:解决平均分问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明确分成几份,二是要让每份同样多。易错点 2 没有弄清每份数和份数。【例题 2】有 6 个,每 2 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在圈上圈一圈。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没有按照要求平均分,错把每份的个数当成了分成的份数。6 个每 2 个一份,可以平均分成 3 份,每个圈里应该有 2 个。(规避策略: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时,要分清每份的个数和分成的份数。易错点 3 根据乘法口诀写除法算式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判断:根据每一道乘法算式都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准确地找出题中的信息,题中的丽丽和她的 2 个同学合在一起是 3人,而不是 2 人。规避策略:在用除法解决实际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找出其中隐含的信息。易错点 4 在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找出隐含的信息。把 12 张画片分给丽丽和她的 2 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几张?错误答案:12÷2=6(张) 答:平均每人分 6 张。正确答案:2+1=3(人)12÷3=4(张) 答:平均每人分 4 张。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准确地找出题中的信息,题中丽丽和她的 2 个同学合在一起是 3人,而不是 2 人。规避策略:在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找出其中隐含的信息。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1、: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2、: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大小和形状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够相互重合。3、旋转现象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4、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只要在折好的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就会剪出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易错点 1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