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doc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是区域设置、环境创设的根本出发点,切实根据教育目标、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整体安排,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在区域设置中注重幼儿同伴、老师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同时最大可能地限制彼此之间的干扰,让幼儿专注地投入活动,探索问题。[关键词]区域活动;设置;自主;家园合作一、卸掉孩子的束缚,展露天性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广泛得到幼教工作者的认可。那么是不是只要开展区域活动,就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了呢?这还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很多时候教师往往只注意幼儿有没有完成游戏任务,而并不注意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在幼儿活动时教师对活动材料和活动方法加以控制,导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由度极其有限。教师不应该将重心集中在“任务”的完成,更多的应该关注幼儿完成“任务”的过程及在过程中的表现,这才是真正值得教师注意的;反之,一旦活动方法要求和难度较高的话,幼儿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只能被动地按老师规定的方法玩,无法满足自主活动的需要,从而便会对活动慢慢失去兴趣,失去了开展区域活动的根本意义。幼儿在平日里总是生活在家长“关爱”的光环下,过渡的关爱,有时候反而使得幼儿失去了一些自由,过分的关心也局限了幼儿的创造力,然而在区域活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但满足了幼儿创造的天性,而且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参与到游戏中去,与幼儿一起探索、交流,共同遵守游戏规则,缩短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心灵距离,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二、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注重指导性幼儿选择活动材料的动机往往源自于兴趣、好奇心和游戏需要。如我们班的黄翌小朋友,他年龄较小,就喜欢玩堆叠游戏,从开始的一堆就倒,到现在已经能搭建漂亮的楼房,他从简单的堆叠游戏中悟出:底部的积木越大,垒起来的积木越不容易倒塌的道理。他总喜欢堆出各种形状的东西问我:“老师,你猜我搭的是什么呀?”每次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的自信心,鼓励他探究出更多的新''作品”来。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面对不同的活动材料,幼儿的表现不尽相同。其实,幼儿选择哪一层次的游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幼儿的操作过程及遇到的困难,及时地确定“干预”时机、方法。教师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主导作用,让幼儿自由选择和自由活动,相信他们会更有信心挑战自我。三、选择丰富的材料。注重兴趣性随着游戏的深入进行,有的孩子不再满足于现有的材料,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不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久而久之,孩子们对于没有挑战性的游戏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给游戏进行调整,为游戏增加挑战性,让幼儿兴趣更为持久。以我们班的小小面点师的游戏为例,在游戏初始阶段,投放的游戏材料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点心模型,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如何招待客人和买卖点心等,当幼儿熟悉游戏的基本流程后,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了解他们生活中更多对面点店的印象,从而进一步细化游戏规则。如:除了提供少量现成的点心模型外,还提供各种颜色的橡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