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期末论文工程管理 C081 周旭 087212 土壤环境化学——垃圾填埋土壤圈土壤圈是独立的、复杂的、生物滋生的地球外壳,是位于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层,厚度一般在 2m 左右。它是岩石圈经过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长期和深刻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由于各种成土因素, 诸如母岩、生物、气候、地形、时间和人类生产活动等综合作用的不同, 产生出了多种类型的土壤。土壤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土壤是地球表层中介入元素循环的一个重要圈层,由岩石风化产生的所有物质都有可能通过地球化学循环归入土壤;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土壤是主要环节之一; 对于大气圈和水圈来说,土壤既是源又是汇,既提供物质,又接受物质。土壤是微生物群集和最活跃的场所,特别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净化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等活动过程中丢弃的固状和泥状物质。固体废物与废水和废气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首先,固体废物是各种污染物的最终形态,特别是从污染控制设施排放出的固体废物, 浓集了许多成分,具有稳定性和不可稀释性。其次在自然条件影响下,固体废物中的一些有害成分会转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中, 参与生态系统的循环,因而具有长期潜在的危害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 物理方法(如压实、破碎、分选、脱水干燥等) 环境化学期末论文工程管理 C081 周旭 087212 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浸出等) 生物方法( 如微生物好氧、厌氧及兼性处理) 热处理方法(焚烧、热介, 烧结等) 固化处理方法( 采用水泥、沥青、塑料、石膏等固化材料将废物封闭或包覆)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方法有两类:一是陆地处置,二是海洋处置。其中陆地处置包括堆存法和土地填埋法。按固体垃圾的来源分,可分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农业废物和生活垃圾。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 绝大部分未进行无害化处理,覆盖的土地面积十分广大。卫生填埋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具有投资少、处理费用低、处理量大、操作简便等特点,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如美、英等国生活垃圾处理都以卫生填埋法为主。我国 80% 以上的垃圾仍采用露天堆放和直接填埋的简易填埋法。但卫生填埋也存在着诸多污染问题,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次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 会对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一、垃圾填埋常见的二次污染垃圾填埋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尚无一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全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这些污染物如不加处理排放, 极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环境化学期末论文工程管理 C081 周旭 087212 1、水污染。垃圾填埋对水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垃圾渗滤液。这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淋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渗滤液成分复杂,其中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奈、菲等芳香族化合物、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磷酸脂、邻苯二甲酸脂、酚类类和苯胺类化合物等。渗滤液对地面水的影响会长期存在,即使填埋场封闭后一段时期内仍有影响。渗滤液对地下水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使地下水水质混浊, 有臭味, COD 、三氮含量高,油、酚污染严重,大肠菌群超标等。地下和地表水体的污染,必将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
环境化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