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题目:全球化现象与马克思关系浅析学号: 2014422937 姓名:刘晓霞院系全称: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上课时间:周三上午一二节上课地点:综合楼 203 全球化现象与马克思关系浅析关键字:趋势方法论全球化马克思摘要:全球化毫无疑问是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它不想偏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 就必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全球化进程。如何认识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决定我们怎样判断全球化和怎样参与全球化的出发点。马克思曾经对全球化的发生和发展以“世界历史”的理论形态作了概括和分析,掌握马克思关于全球化或者说“世界历史”分析的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全球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资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一、当代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概念在国际文化学上的应用, 是与关于“世界文化”的理论紧密相关的。国际文化学者认为全球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起作用的文化的生长与加速发展的复杂的整体过程, 特别是世界整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他们认为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不断地受到全球交流技术和媒介网络的冲击, 它逐渐通过并在这种冲击中进行跨国综合或全球综合。可以看到, 全球化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它从各个不同方面揭示 20 世纪末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特征,因此,它是一个描述时代性的概念。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它以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为开端, 至今历经 100 多年。从 100 多年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看,全球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自 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初,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劳动力的大规模的国际性流动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第二阶段是经过“一战”、“二战”之后,于 50、 60 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阶段以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体制的形成以及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为特征; 第三阶段滥觞于 70 年代,到 80、 90 年代形成一股强劲的浪潮, 它是在新的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的背景下,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及扩散、资本在全球范围大规模流动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国际化等为重要特征,这股浪潮方兴未艾,其影响空前广泛而深刻。全球化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有质的区别, 它不仅是全球依存度的增加, 一体化速度的加快, 而且是时代的根本转变——从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转向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是全球化而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近二三十年来, 由于通讯、交通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革命, 造成了资本、商品、信息以及人的全球范围的空前流动, 经济全球化趋势凸现: 一是贸易自由化。尽管贸易保护主义在某些国家某些时候有所回潮,但各国间开放度越来越高,进一步消除贸易障碍的趋势不可逆转。二是资本国际化。“失去祖国”的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驱使金融资本为追逐最大利润到处流动, 货币及有价证券的国际贸易昼夜不停地循环于世界的东方和西方, 极大地改变着全球资源配置的形式和格局。三是生产经营的世界化。对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 攫取高额利润, 把分支生产经营
马克思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