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论语》的方法.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论语》的方法──多见以己见误解、诬解《论语》及孔子、儒家者,祸莫大焉;作此文,望能挽其弊于万一。亦多见欲从事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读《论语》者,惜乎未尽得其法,作此文,望能有助于学者于万一。一、为什么要读《论语》爱读书,而未曾读《论语》,是身为中国人最大的遗憾。爱读书之中国人,无不知《论语》。知而不读者,或是尚未来得及读,或是因对孔子、《论语》一些间接的不好的印象,不愿读《论语》。孔子、《论语》、儒家,有太多的误解在它们的周围。程子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爱读书者,自己亲眼读一读《论语》才好。读了,或许会有一些真切的感受。二、要把孔子,和历代后儒,分开来历代后儒,虽都尊孔子为圣,但实际上各有各的主张。所以,历代后儒所论,不等于是孔子所论,历代后儒所论之儒,未必就是孔子之儒。真正儒家的衡量标准,在孔子,在《论语》。程、朱、陆、王……等历代大儒,实际上都对于孔子、《论语》有极大的偏离,导致诸种流弊。我们万万不可把程朱陆王,等同于孔子、《论语》。三、读《论语》的方法1、要读人,不要读书:《论语》是“语录”体。读“语录之法,不在读文字,在于“读人”。读其言语,仿佛面对问答,又如见其人,陪伴左右,耳濡目染,须眉表情历历。读得多了,知其品质、脾气、好恶、性情、知识、见识……哪怕是经典中没有记载,也知道他会在何时大致说何等言语、作何等选择;也知道他在何时断不会说何言语,断不会做何选择。读人之法,不在于刻意去记问,而在于熏陶、涵泳、耳濡目染……便如我们与人处,无须刻意去记忆其人其事其语,但不经意间,自自然然见到听到,时日渐增,便知其人。《论语》之中,孔子及诸弟子,皆个性形象鲜明,读来生动,跃然纸上。对于时间少的人,读《论语》,无需太刻意,只需放置手边,偶有兴致,取而翻阅,读数句而止,如此日积月累,便可渐渐了解《论语》,了解孔子及其诸弟子。读人之用,大矣哉。2、当知孔子之可爱,知孔子为可爱之人:读论语,第一条,要读孔子之可爱。孔子之可爱,首先在于孔子之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孔子之可爱,其次在于孔子之性情可爱,孔子之性情,既严肃又活泼,既讲究又随便,既通达事理人情,又超然于世俗之上……所谓夫子,正是孟子所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孔子之可爱,再其次在于孔子之知识渊深广大,所以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孔子的可爱,是我上面的言语所能传达、描述的吗?非也,吾不能传之于万一,可爱之人,人多亲近之,不亲近是为自远于人情。两千年来,学儒者多矣,然知夫子之言,不知夫子之性情。夫子性情,至为可爱,不知夫子之可爱者,虽学儒而不知儒也。今之人也多远儒,盖不知夫子之可爱,若知夫子可爱之至此,儒道不衰也。孔子亦不仅仅是可爱,如果认认真真去读论语,就会发现,无论是以古代还是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孔子都是一个可爱、可亲、可敬,一个有情趣、有抱负、有原则又灵活,既脱俗又入世,多才多艺更不用说的完美的人。反过来,我们想:这样可爱、可亲、可敬,一个有情趣、有抱负、有原则又灵活,既讲究又随便,既脱俗又入世,多才多艺的人,按照他的一些处理事情的原则,方式、方法,在今天的情况下

读《论语》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OPIO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