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质量控制面辅料进厂质量控制(1) 面料:针织服装面料检验检测标准及评定对于我们出口针织服装来说主要以常见的是"四分制评分法"。在这个"四分制评分法"中,对于任何单一疵点的最高评分为四分。无论布匹存在多少疵点,对其进行的每直线码数(Linearyard)疵点评分都不得超过四分。对于经纬和其他方向的疵点将按以下标准评定疵点分数:一分:疵点长度为3寸或低于3寸两分:疵点长度大于3寸小于6寸三分:疵点长度大于6寸小于9寸四分:疵点长度大于9寸对于严重的疵点,每码疵点将被评为四分。例如:无论直径大小,所有的洞眼都将被评为四分。对于连续出现的疵点,如:横档、边至边色差、窄封或不规则布宽、折痕、染色不均匀等的布匹,每码疵点应被评为四分。每码疵点的评分不得超过四分。评分的计算:原则上每卷布经检查后,便可将所得的分数加起来。然后按接受水平来评定等级,但由于不同的布封便须有不同的接受水平,所以,若用以下的公式计算出每卷布匹在每100平方码的分数,而只须制订一在100平方码下的指定分数,便能对不同布封布匹作出等级的评定。(总分数x36x100)/(受检码数x可裁剪的布匹宽度)=每100平方码的分数针织面料的接受水平基本针织布匹(经梳毛机梳理过的棉布)40点/100平方码32点/100平方辅料:针织服装辅料种类很多,主要为1、里料,2、衬料,3、填料,4、线带类材料,5、紧扣类材料,6、装饰材料,7其它。里料的性能应与面料的性能相适应,这里的性能是指缩水率、耐热性能、耐洗涤、强力以及厚薄重量等等。里料应光滑、耐用、防起毛起球,并有良好的色牢度。衬料包括衬与衬垫两种(衬垫主要用在梭织服装上,本文暂不涉及),在针织服装衣领、袖口、袋口、裙裤腰、衣边加贴的衬料为衬布,一般含有胶粒,通常称为粘合衬,有有纺衬布与无纺衬布两大类。粘合衬主要测试缩水率与粘合牢度(剥离强度)两项指标。缝制车间质量控制产前教育:产前教育应从源头上控制,重在事前教育,生产管理人员在仔细审阅工艺制单、核对样衣的过程中,已对款式工艺熟记于心,针对工艺难点,要有解决方法与措施。产中纠正:针织服装投入生产后生产管理人员去指导、督促跟进,特别是在每款生产的初期应从第一道工序开始跟进检查指导,实行首件产品确认制。及时纠正错误方法或不良生产习惯,保证上一道工序传给下一道时是合格的。产后总结:因技术因素或因面、辅料原因从而导致返工现象的应及时反馈给技术部门或品控部门,让其协助解决并记录存档,作为以后类似问题预防工作的参考。巡检:工厂必须配备巡检,巡检的职责就是确保流向后道的半成品或成品必须是合格的。巡检的工作不仅仅是查半成品或成品,还应该向前延伸,即从车位做第一道工序开始就开始检查。巡检在做首捆货时就开始跟进,第一道工序查过后没问题,交第二道工序进行生产,以此类推,一直跟下去,直到出成品。巡检要进行每一个生产环节、每道工序的监控,不要将主要精力全放在检查成品上。后道车间质量控制(1)整烫车间:整烫须根据面料的性能特点调节好熨斗的温度,较厚的部位不可以来回磨烫,深色面料不可以用力压烫,以免起镜、反光等。同时要确保烫到每一个部位,不可以漏烫。由于针织面料弹性较大,所以整烫对控制面料尺寸起很大作用,所以前期就需要固定尺寸。后道总检在新款上手时一定要在场,以控制尺寸。(2)成衣检验成衣检验是针织服装进入销售市场的最后一道工序,因
质量控制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