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经济学教案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范锡文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时间 2 章节名称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特点就第三节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流派第四节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 明确宏观经济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引起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导出以后章节的学习。教学要求要本章侧重于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及体系;从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入手,让同学们在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础上,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从中深入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课堂讲述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 1776 年,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1890 年,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建立了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的经济理论体系,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的诞生。但从 192 9 年1 月以美卷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震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使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不约而同地来讨论政府在未来为防止出现这样的经济波动而可以采取的调节措施。 1936 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引起了经济学界的轰动。由于凯恩斯的理论强调了经济的宏观方面,而把以往的经济理论又基本归于微观方面,因此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明确地分工了,也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经济活动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社会的总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研究重点和阐述的差别。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标实际的和快速、稳定、均衡的增长使一国宏观经济追求的首要目标。保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的第二大目标。维持价格总水平稳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第三个目标。 3 开放经济中,保持汇率的稳定和进出口的大致平衡是各国对外经济方面力求达到的目标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特点就就研究方法而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差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一、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从现实经济运行角度看, 宏观经济变量的基础是居民户和单个厂商在各种市场上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解释不与微观经济个体行为相一致, 宏观经济学就缺乏现实基础, 就有可能脱离实际。因此说,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二、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它们划分为三种主要的主体:家庭、厂商与政府。宏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研究这三种行为主体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等市场中的行为方式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社会中,还包括国际市场。三、宏观经济学的整体分析方法宏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为研究对象,那么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总体经济为研究对象。因而,宏观经济学对整体经济行为进行研究时不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