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 采矿系统工程的现状与发展.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采矿系统工程的现状与发展
姓名
教育层次
学号 09040804040
学校西安科技大学
专业煤炭开采
指导教师
时间 2012 年 4月 9日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
采矿系统工程的现状与发展
学生姓名
孟兆奇
教学站
专业班级





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摘要
东大山铁矿根据矿体赋存条件,为难采矿体,建矿40余年来,采矿工艺一直围绕分段采矿法进行,%~55%之间、%~%之间徘徊,难以突破。本项研究针对东大山铁矿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回收率降低贫化率为目标,针对倾斜中厚矿体提出了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方案,并在1925m水平中段4穿~8穿采场进行了工业试验。结合东大山铁矿厚矿体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采用上向水平分条分层废石充填采矿法并在Ⅰ~Ⅲ线进行了工业试验。工业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矿床开采强度,降低矿石损失率及贫化率,改善井下工人劳动条件,提高矿山生产能力,有效控制矿山地压,实现了低成本开采。
关键词:采矿工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矿山地压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东大山铁矿开采技术条件 2
2
、形态及产状 2
3
3
4
第二章上向水平分层废石充填采矿法 4
矿山开拓方式与生产能力 4
5
5
5
7
8
采场充填 9
灌浆充填体强度计算 11
杨森公式 12
灌浆充填体强度计算 13
矿山废石粒度分级试验 14
渗透灌浆现场试验 14
第四章工业试验情况及效益 15
(背景) 16
16
. 4穿—8穿倾斜中厚矿体上向水平分层废石充填法工业试验 16
16
17
18
(按标准矿块计) 18
18
18
19
……………………………………………………………....19
结论 21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前言
钢铁工业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材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因此,对铁矿资源需求在不断增加。但目前国内铁矿石只能满足需求量的60%左右,供给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少,资源相对贫乏。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珍惜有限的矿产资源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是导致资源问题的根源,也是产生其它危机,如经济、环境和稳定等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资源问题的发展趋势,将决定一个企业、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乃至全球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命运。
第一章东大山铁矿开采技术条件

、形态及产状
东大山铁矿床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阿拉善台块龙首山隆起东延部分,矿区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系变质岩系组成。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铁矿床,工业类型属鞍山式沉积变质贫磁铁矿。矿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界线一般明显,局部为过渡关系。矿体上、下盘直接围岩除混合岩化片麻岩、片岩及条带状混合岩外,局部为斜长角闪岩或伟晶花岗岩、黑云母片岩。近矿变质岩常含较多的磁铁矿、黄铁矿星点或黑云母、角闪石含量增加。伟晶花岗岩常具浸染状、细脉状磁铁矿、黄铁矿化或含有铁矿俘虏体,这些特征在厚度数十厘米到1米左右的范围内明显。矿体内局部见少量厚>。
含矿带总体呈北西西—南东东带状延伸,Ⅶ线以西转为南西西向,Ⅲ线以东呈近东西向,平面上呈一反“S”形,其突出部位膨大。含矿带长约2200m,厚50~250m。主要含矿层位是Ⅰ、Ⅱ、Ⅲ、Ⅳ矿层。其中以Ⅱ矿层层位最稳定,延长最长,由四个不连续的矿体组成(Ⅱ1、Ⅱ2、Ⅱ3、Ⅱ4矿体),其它零星矿体多沿上述矿层附近分布。含矿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 采矿系统工程的现状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emcar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