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什么是PM2.5,都有什么危害?.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什么是 ,都有什么危害?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大气中粒径小于 2μm (有时用小于 μm,即 PM2. 5) 的颗粒物( 气溶胶)。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 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细颗粒物粒径小, 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2 年2 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指标。 2013 年2月 28日,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称 拟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PM , 英文全称为 particulate matter( 颗粒物)。科学家用 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 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 PM10 , 指直径大于 微米、等于或小于 10 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 PM100 , 即直径小于或等于 100 微米的颗粒物。[1] 化学成分细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不同时间和空间, 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 不同化学组分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亦不相同, 这些影响还与化学成分在颗粒物内部和表面存在状态有关。此外, 不同来源的颗粒物, 其化学组成有所不同, 因此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可用来进行颗粒物的来源分析。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包括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微量金属元素、元素碳(EC) 、生物物质( 细菌、病菌、霉菌等) 等。大气中的含碳粒子是由有机碳(OC) 和吸光的元素碳(EC) 组成,元素碳的化学结构类似于不纯的石墨,有机碳是细颗粒物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主要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海盐、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 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 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 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除自然源和人为源之外, 大气中的气态前体污染物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二次颗粒物, 实现由气体到粒子的相态转换。如: SO2+H2O → H2SO4 H2SO4+NaCl → HCl +Na2SO4 HNO3+NH3 → NH4NO3 存在危害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 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 细颗粒物粒径小, 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能飘到较远的地方, 因此影响范围较大。此外, 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 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5]。 10μm 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 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 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 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而且这种细颗

什么是PM2.5,都有什么危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mckate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