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核舟记导学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1*《核舟记》导学案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优秀、勤劳、聪明灵巧,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令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其中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将学》就向我们展示了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妙绝伦的雕刻技艺。、句式。•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本文,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惊现宁波,消息传出后,文物界、收藏界趋之若鹜。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其芳容,让我们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去开开眼界。(板书课题)二、自学指导(一) ,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C)器皿()罔不因势象形()贻()八分有奇()二黍许()箬篷()髯()石冃糁之()诎()壬戌()舟楫()篆()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1) 通假字。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2) 一词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为舱()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之径寸之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同义词。①( )②.( )若啸呼状./若听茶声然.( )。。《核舟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人,著有《茅檐集》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三、自学指导(二)——,理解字词,疏通文意。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翻译课文。(1)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2)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四、拓展延伸联系课文,探究古汉语中数词的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2•文言文数词的翻译规律并解释文中出现的数词。【交流点拨】文言文中数量词翻译时:(1)省略的量词应补出。(2)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一()手卷 一()人 一()桌 一()椅一()扇 一()抚尺 篆章一() 一()舟为人五()为窗八()第二课时一、 新课导入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内容丰富,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靠的是什么?一是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二是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二、 自学指导(一)一一预习与交

核舟记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mus1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10-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