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学案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一、学习目标(考点熟悉) 序号考点内容 1 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2 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3 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4 了解财政收支平衡 5 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6 了解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作用 7 了解个人所得税 8 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二、基础盘点(考点解读与误区提醒) 1. 国家的和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的两个方面。财政本质上是一种。 2.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以分为、、以及其他收入。其中, 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来源。 3.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 其中主要是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的, 二者是、的关系。只有不断提高, 社会财富不断增加, 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 会直接减少和的收入, 不利于和的增加,最终将对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地收入太少, 将直接影响,降低财政对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和。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 既保证, 又促进和的不断提高。 4. 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就是。按照具 体的用途, 财政支出可以分为、、和,,。 5.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不外有三种情况: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都属于。 6. 税收是国家为,凭借,依法取得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的主要标志。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要求它具有, 是的保障。税收的和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 7.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 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计税方法: 按应税项目不同, 分别实行和。作用: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 也是调节、实现的有效手段。 8. 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违反税法的现象。如果纳税人发生了、、、行为, 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 要加收甚至并处,触犯刑法的还要由追究其。经济平稳运行要求与保持基本平衡, 避免出现。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 通过增加,,, ,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 政府可以采取, 通过减少、,抑制总需求, ,给经济“降温”。 10. 国家财政的作用是什么? 11. 在我国,纳税人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怎样更好地依法纳税? 12. 税收的作用是什么? 【易错易混】 1. 财政收入就是税收收入。 2. 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3. 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 4. 。偷税就是骗税。参考答案;1. 错。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利润收入和其他收入, 税收收入仅是财政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所以这种说法是错的。 。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 也不是越少越好。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 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 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 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于税法来说的, 而不是绝对的。税收的固定性是就税法不变的情况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因经济形势变化而调整税收政策是必要的, 没有违背税收的固定性。 。区分偷税和骗税, 主要应看其目的。如果采取欺骗、隐瞒等方式是为了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则属于偷税行为(例如,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 ;如果采取欺骗、隐瞒等方式是为了骗取国家税收( 减免、退税等) 优惠的, 则属于骗税行为( 例如, 为骗取出口退税而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 为骗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而伪造高新技术产业认证材料等)。【热点链接】: 调结构惠民生, 2010 财政再发力 2010 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支出, 推动我, 促进经济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拟安排财政赤字 10500 亿元。这是
高三政治第二轮知识点教学案7.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