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情分析】本专题是生活与哲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 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比重不断加大, 主要涉及的考点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价值观导向作用、人生价值。从命题指向看, 强调能力立意, 主要考查理解和应用分析能力。从试题类型上来, 既有选择题, 也有主观题; 既有本专题单独命题, 也有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相结合的综合题。 201 3 年备考中要注意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分析我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我国一系列民生举措; 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各种违法现象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运用人生价值的内容分析当前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 其中本年度涌现出的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更是命题的重点。【知识归纳】㈠重点内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⑵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⑶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 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 、价值观导向作用⑴世界观: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⑵方法论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⑴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所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性特征, 所以我们要自学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㈡难点内容 1、社会基本矛盾运动⑴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⑵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⑶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①性质: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目的: 改革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作用: 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2 、人生价值⑴人生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 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价值还在于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 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⑵人生价值的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⑶人生价值的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 3 、正确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关系⑴区别:①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范围不同:世界观的外延最大,层次最高,具有统率意义。⑵联系:①世界观支配人生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人生观反过来又会影响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②世界观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决定价值观, 世界观发生变化, 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反过来, 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 又会使科学的世界观更丰富、更完善。③人生观与价值观相互影响。正确的人生观, 有利于指导人们从集体和社会的整体需要出发, 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 以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正确的价值观, 有利于人们客观分析人生的价值,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㈢易混点 1、社会存在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 辨析: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 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说明社会意识不是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 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辨析: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但是价值判断和价值
高三政治第二轮知识点教学案9.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