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2 4 评估程序............................................................................................ -3 5 评估方法............................................................................................ -4 赚 1 ...................................................................................................... -12 赚 2 .................................................................................................... - 18 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 征求意见稿) 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进行评估。适用对象为涉及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包括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 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方法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591 号)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 环境保护部令第 17 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环发[2010]113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版)》《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GB50483-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 8-200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0 号)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管〔 2009 〕 116 号) 《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 卫监督发[2005]272 号) 《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 Q/SY1190-2009) 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方法。环境风险由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 能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损害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幸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突发环境事件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 以及意外因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在瞬时或短时间内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质,致使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对社会经济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恶性事件。事故环境风险指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可通过事故环境风险评价对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起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环境风险单位生产、存储、使用或释放环境风险物质、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能导致环境风险物质和污染物质释放,从而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指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性, 在泄漏、火灾、爆炸等条件下释放可能对厂界外公众或环境造成伤害、损害、污染的化学物质。图1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流程示意图临界量指对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表中某种或某类环境风险物质规定的限定数量。环境风险受体指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版) 》中对“环境敏感区”的规定及分类。 4 评估程序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的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 Q), 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 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环境敏感区) 敏感性( E), 按照分级矩阵法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级,分级程序见图 1。 5 评估方法 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事故环
重大环境风险源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