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卡尺教学教育理论论文在高中物理教材选修 3- 1( 人教版) 的附录第 104 页长度测量教学中,关于游标卡尺使用一节的教学, 一直是师生感觉比较困惑的地方: 看起来好像比较简单, 就是游标卡尺读书数吗, 可以说让学生背都能背下来。但每次在考试中遇到有关游标卡尺读数的问题时, 错误率都在 50 %左右,让人感觉很是不理解。有老师抱怨学生越来越难教,也有老师课上到这里就跳过去不上, 最后在考试前几天的时间里采用大量练习、反复操练的方法来对付。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师生都很疲惫, 但结果往往还是当时会了, 过些时候又不会读了。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听了许多老师关于游标卡尺使用的教学课, 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 总结了一套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感觉效果很好。现在此和大家交流。 1、新课设置新颖问题引发学生先行思考。设置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新颖的问题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还能给课堂待解决的难题提供很好的突破口,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和良好的问题情景, 可以使问题成为课堂学习各个环节的纽带, 是有效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思维发展的有效方法。教学实践表明。一个良好的问题除了具有通过它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本身的功能以外,它还具有更重要的功能: 展示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促进思维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激发探究愿望, 使学生乐于思考;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促进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促进师生课堂交流互动, 使学生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感受物理学习的愉悦体验中, 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我先让一名同学拿钢卷尺测量另一名同学的身高, 学生很开心, 很快将测量结果报了出来 176cm 。我又让两名同学来测量一张 A4 纸的宽度,两名学生报出来的结果明显有点含糊, 我知道是在估读上面拿不准。我要求测量出更精确的结果, 学生提出要更换用毫米刻度尺来测量。我说可以, 并表扬了他能够根据不同的测量需求来选择测量工具。学生报出结果一个是 ,一个是 。我又问 2、 谁是准确的宽度呢? 下面学生有说是 ,有说是 ,课堂热闹非凡。我又接着问为什么同样的 A4 纸测量结果却不同呢? 学生同答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提问,能不能设计一种工具将估读的部分也精确的测量出来呢? 拿出有标卡尺,介绍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目标。这样的问题设置, 既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如何才能避免估读而更准确的测量出结果? 学生带着问题听课, 同时又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目标, 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 粗略知道游标卡尺的用途,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2、详细介绍各部件的作用这部分教学属于常规认识范围, 但却是认识游标卡尺必须的环节, 可以借助于课件来演示介绍各不同部件的测量功用。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能力。实验心理学家苏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 83 %来自视觉, 11 %来自听觉, %来自嗅觉, %来自触觉,1 %来自味觉。这就是说, 如果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所以我先将教学用游标卡尺发给每位同学, 然后
游标卡尺教学教育理论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