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创伤显微外科郝珊珊 陕西西安 710054【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有效预防和减少疼痛,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治疗和功能锻炼,促进早日康复。方法总结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6月对58例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及时采取止痛措施,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结果绝大多数患者疼痛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能积极预防和发现并发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创伤骨折患者,通过疼痛评估,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关键词】骨科 患者 疼痛评估 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20-86岁,其中尺桡骨骨折6例,肱骨骨折4例,锁骨骨折3例,脊椎骨折5例,骨盆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骨折7例,髌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0例,多发骨折6例。58例患者均予以入院或手术后疼痛评估,针对不同疼痛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的。疼痛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一系列的影响,疼痛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采取简单易行的疼痛评分工具,来评估记录疼痛的强度,疼痛缓解的程度,这也是有效疼痛管理的组成部分。 2 疼痛的评估 入院时建立患者信息表,新病人,手术病人,护士进行首次疼痛评估,并记录在疼痛评估表,疼痛评分每天三次,三天后每天一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必要时进行再评估。 包括疼痛部位和范围,疼痛的性质,疼痛的严重程度,加重和缓解疼痛的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发作时的伴随症状,病人对疼痛的处理及处理结果,每个人对疼痛的感觉差异很大,描述也不尽相同,应准确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创伤疼痛与组织损伤,手术操作以及心理紧张,恐惧有关。也与个人对疼痛的耐受性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理因素,社会层次,文化素质,痛阈以及暗示与安慰有关。 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等级,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1-3为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4-6为中度疼痛,7以上为重度疼痛(疼痛导致不能睡眠或从睡眠中痛醒),疼痛尺,面部表情量表,由六张从微笑或幸福直到流泪的不同表情的面部表情图组成。这种方法适用于交流困难,如儿童(3-5岁)、老年人及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患者。 3 护理 ,肢体制动,减轻疼痛,采取舒适的体位,四肢损伤病人应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不仅要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还要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及感觉、足趾及手指活动情况。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行牵引,复位,固定或理疗,正确的体位,合理的翻身,牵引及外固定,松紧合适的石膏固定等均可减轻疼痛。 ,疼痛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加快,疼痛时测量生命体征可以观察病情变化,可以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如疼痛剧烈应寻
骨科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