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3.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 4.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5.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 6.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集中。 7.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8.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9.. 挫折是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 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情绪状态。 10. 气质是个人生来就有的心里活动的动力特征。 11. 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人格心理特征。 12.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4.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内部紧张状态;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填空、单选、判断 1 、心理学:心理学史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 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3. 冯特是近代心理学创始人, 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 奥地利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罗杰斯,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 皮亚杰。 4.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5. 谈梅止渴——第二信号系统;望梅止渴——第一信号系统;尝梅止渴——无条件反射。 6.“棉大衣久穿在身上而不觉其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感觉的适应。 7. 知觉的特征: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判断) 8. 他人知觉偏差: 第一印象( 先入为主)、光环效应( 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坏百坏)、近因效应、刻板印象 9. 短时记忆特点: 时间很短容量有限( 7±2 )个组块意识清晰操作性强 10.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 形象记忆(我们看一部电影后对主人公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 运动记忆(我们对打乒乓球时一个接一个连贯动作的记忆,就是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我们对受人辱骂的痛苦心情、对受人称赞的愉快心情的记忆,就是情绪记忆。) 逻辑记忆(我们对法则、定理或数学公式的记忆,就是逻辑记忆。) 11. 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内容是先多后少。 12. 遗忘理论干扰说:前摄抑制是指先学忆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忆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13. 记忆术: 直观形象记忆法( 化学课中“电子云”的概念比较抽象难懂。有位老师在教学时,在一个气球画了许多代表电子的圆点, 通过讲授气球胀缩时圆点的密度发生变化而圆点数目不变的道理,讲清了电子云密度变化并不意味着电子数目变化的抽象概念。) 歌诀记忆法( 如把全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编成: “京沪重津,蒙藏新,辽吉黑,云晋冀鲁豫,陕甘宁青,两湖两广台,苏皖赣闽浙。”) 特征记忆法(明朝灭亡于 1644 ,可记为“后两个 4 相乘等于前两个数 16
心理学考试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