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近年来抗乙肝病毒治疗有何新进展.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近年来抗乙肝病毒治疗有何新进展.doc近年来抗乙肝病毒治疗有何新进展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共有两类6种。其中的两类包括:干扰素和核昔类药物。干扰素类药物有2种,分别是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核昔类药物有4种,分别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目前,根据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使用上述抗病毒药的理念有了明显的进步,笔者仅就其中6点介绍如下:1进行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有所增加。近年来,随着乙肝治疗的临床实践及科研的不断发展,该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有所增加,这些适应症包括:①乙肝患者出现了肝硬化。以前,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必须经过检验证明其具有病毒活跃复制的指标才能进行抗病毒治疗。现在,乙肝患者只要被确诊患有乙肝后肝硬化(包括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无论其乙肝病毒DNA和转氨酶的水平是否升高,都要长期甚至是终身地进行抗病毒治疗。②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和纤维化。乙肝病毒携带者(特别是40岁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若长期处于35〜40单位(为正常值的上限),应进行肝脏活检。经过肝活检如发现患者的肝脏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和纤维化,就要进行抗病毒治疗。③乙肝患者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或进行化疗。对于感染了乙肝病毒且同时患有其他疾病,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或进行化疗的人来说,无论其体内乙肝DNA和转氨酶的水平是否升高,都应预防性地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免乙肝病毒对肝脏造成损害。此外,乙肝患者在进行肝移植的前后也要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2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的疗法得到肯定。我国2005年出版的《乙肝指南》认为,初次接受治疗的乙肝患者不宜同时使用两种抗病毒药物。但是,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此类乙肝患者可以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等)进行治疗,而且往往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这种联合用药的主要优点是:可提高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率,明显降低乙肝病毒发生耐药的几率,推迟乙肝病毒发生耐药的时间。因此,需要长期治疗的乙肝患者非常适合同时应用两种抗病毒药。但是,这种联合用药的疗法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施行。乙肝患者切不可自行采用这种疗法,以免发生意外。3在乙肝病毒发生耐药后应“加用其他药”,而不是“换药”。我国2005年出版的《乙肝指南》认为,乙肝患者如果在服用拉米夫定后出现了病毒耐药,应停用拉米夫定而改用阿德福韦酯,或同时服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1〜3个月后,再停用拉米夫定,而继续服用阿德福韦酯。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这种做法并不妥当。乙肝患者在换药后,发生病毒耐药的几率仍然较髙。而联用这两种药物可有效地避免乙肝病毒再次出现耐药。乙肝患者如果在使用拉米夫定后出现了病毒耐药,应当加用阿德福韦酯,将这两种抗病毒药物联合起来使用,直到治疗的终点。反之,乙肝患者若在使用阿德福韦酯时发生了耐药,也可加用拉米夫定。现在,这种联合用药(而非替换药物)的疗法已成为世界各国肝病专家的共识。4服用核昔类似物的新方案。随着服用核昔类似物的“乙肝治疗路线图概念”在国际上的推广,我国专家也根据国情制定了这种路线图。所谓的乙肝治疗路线图,其实就是指乙肝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一个用药的“个体化方案”,并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第4周、第12周和第24周检测乙肝病毒DNA的指标,预测用药的早期和远期疗效,以便对治疗方案做出及时的调整

近年来抗乙肝病毒治疗有何新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20-10-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