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循环结构教案(必修三).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习必备 循环结构周维娜一、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循环结构的简单程序,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思想,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简单的循环结构程序框图解决问题,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教学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例: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等于 5050。你能否写出求 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师生共同点评,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设计意图】通过高斯求和的故事,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入新课。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二),理解知识。“(1)引进“计数变量” 、 累加变量”。借助“计数变量”和 “累加变量”使学生经历把“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过程,同时经历初始化变量,确定循环体,设置循环终止条件 3 个构造循环结构的关键步骤。①将“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缘由及转化的方法和途径:引例“求1 + 2 + 3 + + 100 的值”这个问题的自然求和过程可以表示为:S = S + 2, S = S + 3, S = S + 4 S = S2 1 3 2 4 3 ii-1+ i    (i = 2,3,  ,100)用递推公式表示为: ìíîSi = SS = 11i-1+ i (i = 2,3,100)直 接 利 用 这 个 递 推 公 式 构 造 算 法 在 步 骤 S = S + i 中 使 用 了i i-1S , S , S S 共 100 个变量,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算法时需要占用较大1 2 3 100的内存。为了节省变量,充分体现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的优势,需要从上述递推求和的步骤 S = S + i 中提取出共同的结i i-1构,即第i 步的结果=第(i -1)步的结果+i 。若引进一个计数变量i 来表示计算到第几步,一个累加变量 sum 来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则第 i 步可以表示为赋值过程 sum = sum + i , i = i + 1 .②“ i = i + 1 ”、“mus mus i= + ”的含义:1) i = i + 1 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 i + 1 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i 。i2)赋值号“=”右边的变量“ ”表示前一步累加所得的和,赋i值号“=”左边的“ i ”表示该步累加所得的和,含义不同。3)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i + 1 在数

循环结构教案(必修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