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真假蜜蜡 1 如何识别真假蜜蜡自古以来,蜜蜡深受世界各地之皇室、贵族、收藏家、百姓的钟爱,它不只被当做手饰,颈饰等装饰品, 更因为具有神秘的力量而获一致的赞扬推崇。它是历代皇族所采用的饰物与宗教之加持圣物,令佩戴者与珍藏家得到无比的幸运和财富。所以欧洲一直有“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的说法。蜜蜡于本世纪已经掀起全球收藏热潮,价值不断攀升。蜜蜡的质感和彩艳魅力,足以媲美钻石和翡翠, 它的神秘力量和灵性,却是其他珠宝所不具备的,可谓最美丽和珍贵的珠宝。虽然在历史上,人类很早就发现并利用蜜蜡,但对蜜蜡为何物及其来历,认识则十分有限,甚至有的认知根本是错误的,蜜蜡始终蒙着一层厚厚的面纱。直至近世, 化学、物理学和地质学等现代科学发展之后,人类才凭藉科学知识和手段,揭开蜜蜡的神秘面纱。地质学研究表明,远在三四千万至一亿年前的始新世和白垩纪年代,地球上生长着许多针叶植物:松柏和枫树,这些树木多脂液,在某一地质时期受到外界强烈刺激,分泌了大量脂液落在地上,并随着地质层变动而深埋地下,再经过三四万年以上的地层压力和热力,这些脂液便石化为蜜蜡矿。地质学研究又表明,蜜蜡最早形成于距今一亿年左右的白垩纪,最迟点则在距今二千万年左右的中新世,中新世形成的蜜蜡已经比较软( 多米尼加蜜蜡即其中之一) 。之后, 因针叶林剧减和石化时间愈来愈不足,加上地层运动渐渐稳定,蜜蜡的形成就愈来愈少。蜜蜡形成以后,在悠悠岁月中,经历地壳升降迁移、日晒雨淋、冰川河流冲击的种种磨炼,有的露出地表,有的再埋入地下。露出地表的蜜蜡,有的被冲入海中成为海珀,有的被冲入湖中成为湖珀,再埋入地下的成为矿珀, (多蕴于沉积地层和煤系地层)。蜜蜡在形成过程和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受到周围水土有机物、无机物和阳光、地热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了种种变化,除母体仍为树脂(已经石化)外,其他诸如颜色、比重、硬度和熔点等,都产生了一定差异, 甚为玄妙,甚为奥秘。古人始终无法获得合理解释,只有现代化学、物理学,才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分析出其中的玄妙。简介如何识别真假蜜蜡 2 蜜蜡为非晶质体,无固定的内部原子结构和外部形状,断口常呈贝层状,折射率介乎 至 ,双折射不适用。物理学验定,蜜蜡的比重在 至 之间,仅比水稍大,故部份组织较疏松而又不含其他矿物的蜜蜡能浮于水(英文蜜蜡 Amber 一词自阿拉伯文,其原义即为「浮于水」的意思) 。蜜蜡摩擦产生静电荷,能吸附纸片、铁屑等轻微物品,部分不摩擦亦带有静电荷,握之有「啜手」的感觉。在中国,自古及今蜜蜡亦有过好几个不同的名称,如虎魄、琥珀、珀、蜜蜡、遗玉、江珠、顿牟、育沛和红松香等,其中亦有地方、时代之分。但在现在,蜜蜡与琥珀分指不同的矿物,蜜蜡成矿年份都在 2 千多万年甚至 1 亿年, 而波罗的海的琥珀形成年份只有 4、 5百万年。天然蜜蜡仅有深浅不同的黄色红色,没有多彩。琥珀蜜蜡的鉴别首先,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有小商贩偷换概念,将非化石树脂捆绑于合成材料,尤其更多是将烤色蜡说成是老蜡,价钱差异极其大。琥珀是史前松树脂的化石,形成于 4000 万年至 6000 万年前,琥珀的主要成分是碳,氢, 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 2-3 ,比重 - ,熔点 150C-180C ,燃点 250C-375C 。琥珀是很"涩" 的物质,没有两块琥珀是完全相同的,用科学仪器可鉴定出其成份及结构。对琥珀一般根据其很低的比重和硬度来鉴定,此外,折射率也是十分特殊。在实际收藏鉴赏中,玩儿家总结了 12种鉴别方法,让你明辨真伪: 01. 盐水测试法:琥珀密度在 - 之间在 1: 4(盐:水)的饱和盐水中,琥珀、轻质塑料和树脂均可浮起来,普通塑料、玻璃、压克力和电木下沉。( 友情提醒:此法限裸珀,盐水浓度不够重量级、体内有大量杂质的琥珀也会下沉) 02. 热试验:将针烧红刺琥珀的不明显处,有淡淡松香味道。电木、塑料则发出辛辣臭味并粘住针头。(友情提醒:太热会将琥珀表面留下黑点,影响美观) 03. 刀削针挑试验:裁纸刀削琥珀会成粉末状,树脂会成块脱落,塑料会成卷片,玻璃是削不动。用硬针与水平线呈 20-30 度角刺琥珀会有爆碎的感觉和十分细小的粉渣,如果是硬度不同的塑料或别的物质,要么是扎不动,要么是很粘的感觉甚至扎进去。( 友情提醒:此试验会对你的首饰带来损伤,挑掉切掉的地方只能找专业人员修补,最好是不做或是少做,以免对琥珀造成损坏) 如何识别真假蜜蜡 3 04. 洗指甲油的药水:用棉签擦点反复擦试琥珀表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塑料和压和琥珀都没变化,但是树脂和柯巴脂因为没有石化就会被腐蚀而产生粘粘坑,将松香放入药水中浸泡它会慢慢融解。( 友情提醒:有的琥珀外有层上光物质,在药水擦拭下会变成白斑,但这层白斑可用指甲壳刮去露
如何辨别真假蜜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