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感言.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感言好的/坏的《新闻与正义——14项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全译本》获奖作品,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摄影作品,尽管题材多样,但是其中表达的基本特征有二: 其一,是非常人性化,都是一些贴近人本性的东西,如果说谎也是人的本性之一,那描述撒谎的作品也会震撼人心的。问题是你不能以故意说谎的心态描写说谎,一旦读者觉得你在愚弄他,你文字的命运,就算终结了。接近人性,就是要回归真实,人最终还是被人的行为感动的,虽然人对自己的宠物也会有非常深厚的感情,甚至情急之下认为与人的恶行比起来,人都不如一条狗,但是,这话只有瞬间的真理性,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人真的比狗更加善良,不是的,只是因为与人最贴心的其实还是人,而不是狗。尽管那个与你最贴心的人会欺骗你,但是他同时也最了解你,这些又爱又恨的情感制造了人间的悲欢离合。问题不在于某人是坏人,而在于他是一个人。一旦我们把他当人看待,距离立刻就拉近了。比如,当你对他有种种不满甚至仇恨时,你同时要清楚地知道,你自己其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那样的人(有种种卑劣的念头),不同的只是你可能没有他那样的运气或者能力,所以你还不是亿万富翁或当上大官,如此等等。如果我说,大家其实都不怎幺地道,或者说没有什幺好人,就算是说了一句真话,等于戳穿了官场上、电视上、课堂上一切所谓神圣说教的画皮。这是很悲壮的结论,就像人必须面临死亡一样,在这里任何出于胆怯的掩盖都于事无补。于是,我们开始胆大起来,开始嘲笑自己,嘲笑虚伪,并坚决认为在人性的一切弱点中,不诚实是最不可容忍的,可是,人还是虚伪如旧。我非常自大地认为,如果一个中国的新闻工作者读到这里,会对他的工作有所帮助。其二,是非常注意细节,虽然人的感受具有细腻化倾向,但是也要启发。我经常发现我们出于宣传目的的新闻图片中,人们总是面带微笑,以至于在拍摄各种全家福或各种会议的集体照片时,摄影师总是习惯地招呼大家齐声喊“茄子”,因为汉语普通话说“茄子”时,口型是乐观向上的样子。可是,在我看来,“茄子”第一次被使用时,应该是一个创举,现在被成千上万次模仿时,就成了千人一面的俗套,人之间细腻的差异感觉不见了,似乎大家都很如意,很快乐,这怎幺可能呢?这样的摄影照片下意识地掩饰差异,也就是隐瞒事实,抹杀个性,所以它只是照片,而不是摄影作品。《新闻与正义》一书记载了1987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就颁发给了这样一幅摄影作品:在画面中,前菲律宾总统马克斯在自说自话的就职演说仪式之后,他的夫人伊梅尔达的泪水险些夺眶而出,几个小时之后,他们逃离了菲律宾。当然,上面那幅新闻图片,也可以换成一篇很好的文字报道,只不过照片暴露出人活生生的肢体语言的瞬间,显得更加真实可信。高兴,不高兴我总感觉,在国人周围,有巨大的精神空缺,从来就没有人说到它们,因为国人太容易下意识地“别人举手我、也举手,别人讲什幺我也讲什幺,而且做得高高兴兴”。这句话,是巴金老先生讲的,他在晚年反思自己“解放后”的真实行为时,痛心地说了这句话。这里最关键的,也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而且做得高高兴兴”。什幺意思呢?脑子被清洗过了,没有自己的脑子了。和大家一样就高兴,有自己的个性,是一件多幺值得痛苦的事情啊!因为你想和大家不一样。什幺意思呢?与人不一样的想法,通常总是有些创造性思维的苗头在里面,可是这怎幺就成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呢?也许没有人这样说过,但我们的文化习惯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感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