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肺结核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肺结核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主要内容概述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概述结核(Tuberculosis,简称TB)是常见并可致命的一种传染病,由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导致。结核通常感染并破坏肺以及淋巴系统,但其它器官如脑、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骨骼、关节、甚至皮肤亦可受感染。其他的分枝杆菌,如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卡氏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亦可引起结核,但通常不感染健康成人。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1.Ⅳ型是由特异性致敏效应T细胞介导的。此型反应局部炎症变化出现缓慢,接触抗原24~48h后才出现高峰反应,,T细胞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使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时,致敏T细胞识别抗原,出现分化、增殖,并释放出许多淋巴因子,吸引、聚集并形成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形成结核结节发病机制A不断繁殖B细胞内菌(酸性抑制)C偶然繁殖D休眠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利福平结核菌生长速度慢快病灶中不同生长速度的菌群组成与杀菌药物作用示意图(3~6周后)再次2至3天后局部红肿,溃烂,播至全身、死亡初次++10至14天后局部红肿,表浅溃烂,然后愈合结痂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初感染与再感染不同反应的现象病理改变取决于结核杆菌的数量、毒力、机体抵抗力与对结核杆菌的过敏反应(一),肺泡腔内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纤维蛋白的渗出,并有少量的类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抗酸染色可以发现结核杆菌。渗出性病变小至肺泡、腺泡、肺小叶、大至肺段、(结核结节〕结节中央:郎罕斯巨细胞(Langhansgiantcell)郎罕斯巨细胞:体积巨大,胞膜界限不清,胞质呈嗜酸性,核有几十个之多,位于胞质之边缘部外围:类上皮细胞成层状排列和包绕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分布和覆盖结节直径:,可相互融合肺结核病(结核结节)

肺结核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lu2
  • 文件大小1.92 MB
  • 时间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