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来历。“1949 年 10 月 1 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 年的 10 月 1 日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 10 月 1 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 10 月 1 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 时间是 1949 年 9 月 21 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 10 月 1 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委员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 10 月 1 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1949 年 10 月 2 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 10 月 1 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 1950 年起,每年的 10 月 1 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阅兵仪式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 5 周年、10 周年、35 周年和 50 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从 1949 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十四次国庆阅兵。1949 年至 1959 年十年,共举行了 11次国庆阅兵。1960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 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第一次列出阅兵条款。随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及其他原因,连续 24 年没有举行的提议,中共每年国庆,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有的还要扩大庆祝。为庆祝国庆,各国政
【word小报模板】国庆节小报电子报手抄报黑板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