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新冠防控制度(一),设置预检分诊室与醒目预检分诊点,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分诊工作。专人负责采用测温枪测温,如体温异常,应再次采用体温计复测体温,如体温仍异常或有流行病学史应及时由专人引导至不同类别发热门诊就诊。,医务科及时培训门诊、急诊医生对2019-nCoV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将观察病例或疑似病例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配备一次性外科口罩、快速手消毒液、体温枪等,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患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二)、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切实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度,严格筛查病例,发现符合观察病例时立即报告医务科,按相关程序收住。,采集标本进行检测。(三)接诊疑似2019-、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nCoV病例及时采取就地隔离措施,进行单间观察室隔离;通过医院会诊的患者,按要求及时采样检测。-nCoV病例感染患者的隔离观察室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设置条件和《医院隔离技术规》等有关要求,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四),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的原则,采取飞沫预防+接触预防相结合,在各环节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及消毒隔离工作,各参加会诊医生及其他参加诊疗的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患者检查涉及到的放射等医技科室或其他辅助科室医务人员做好相应防护工作,并对诊疗过程可能暴露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与消毒隔离措施。。(1)一级防护:适用于预检分诊工作人员: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2)二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从事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诊疗活动: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或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目前我院发热门诊工作人员采取二级防护措施。(3)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产生气溶胶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规着装工作衣后:手卫生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打开防护服并整理好,拉开拉链,先穿裤子,再穿上衣,戴帽子,拉上拉链、系好扣子,整理好防护服)戴第一层手套穿第一层鞋套加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及时离开隔离区,并规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并能正确且熟练地穿脱防护用品,脱摘不同的防护用品后应立即手卫生。(五),给患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并按照医院指定的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发热门诊和辅助检查科室。,如病情允许患者佩戴外科口罩,并采取相应隔离防护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对患者进行咳嗽礼仪的讲解,提醒注意事项(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流动水洗手)和手卫生的宣传教育。(高度关注患者)实行单间观察室隔离。患者的活动原则上限制在隔离观察室,若确需离开隔离观察室或隔离区域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对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做好防护。、离开后所涉及到的各临床科室(包括放射等医技科室或其他辅助科室等),应立即对诊室、病房、使用过的器具进行终末消毒,对空气采用紫外线照射或循环风紫外线消毒,物表、地表采用1000/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周后,清水擦拭干净。;废物规处置,套双层医疗废物袋。(六)物体表面、地面、: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高频接触卫生表面,如床栏、床边桌、监护仪、微泵、门把手、计算机等物体表面、转运车辆、担架等运输工具(使用完之后立即消毒)首选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的使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物表、地表等有可见污染时,用含有5000/L含氯消毒剂的吸水纸覆盖,作用30分钟后,小心移除,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然后再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再次擦拭消毒。,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2次,遇污染随时擦
新冠防控制系统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