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谆教诲难相忘 累累桃李言师恩——记我的老师二、三事在我近二十年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的老师要有几十位之多了。虽然常言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一提起“教师”这两个字,便有两位女老师美丽的身影不由自主地首先映入了我的脑海。一位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范老师;一位是我的初中物理老师——宋老师。记得范老师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调入我的小学母校的。我所就读的小学按当时的条件,是尚地处农村,属于消息闭塞和生活艰苦一类的学校。在我大概一、二年级的时候,还是在村中的寺庙里上学,两个年级的学生混在一个教室上课,大、小学生相背而坐,老师给一个年级教完了课,布置了作业,然后就会转到另一头给另一年级的学生接着继续上课。苦则苦矣,然而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教室虽然简陋,但寺庙的房间高大、空旷,还真是别有一番传说故事中的书生寄居寺庙苦读的情趣。范老师来教我们的时候,刚从学校毕业,是我小学母校来的第一个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身上还带着学生的稚气,但充满了阳光和清新,使人眼前一亮。她人长得很漂亮,一笑就露出了两颗可爱的虎牙,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是测试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因为之前的语文老师重点都是在对学生的教字、识字上,对学生的写作不是很重视,以致我们上学几年了对作文的认识还是很模糊。当时,我们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老师布置的作文,大家都是在刊物上找相近的文章一抄了事,不知为什么,此事竟从未引起别的老师的注意。范老师让我们作命题作文,名字很传统,叫《课间十分钟》。大家仍是一如继往地抄袭现成的作文,在抄袭的作文里,大家的“课间十分钟”相当精彩,有人丢沙包,有人下跳棋,有人玩捉迷藏,只是谁也没有注意,范老师在默默地关注着大家的活动。其实,因为农村小学物质生活的匮乏,大家的精神生活和课外活动也是十分贫乏的,根本没有作文中的那么精彩。我因为未找到合适的可供抄袭的作文,就没有随大流,而是如实写下了我的课间十分钟,记录了我所看到同学们的状态,不料却因此得到了范老师的表扬。她说,能如实观察并记录周围的生活和人物是难能可贵的,模仿、抄袭别人的东西,只会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最后就会导致不会写作文。在范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全班同学又重新从基础学起,从怎样打草稿、列提纲学起,写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写作文。在往后的写作中,我还能做到不打草稿一气呵成,这当然全赖范老师的悉心引导、教授所致。有了范老师的鼓励,我从骨子里真正喜欢上了写作,她每一次给我批改作文,将我的作文抄写到黑板报,帮我投稿,无论何时回想起来,都会使我感动不已。范老师还是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只要看到学生有错误就要纠正,丝毫不管是不是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我还记得一件事:我的小学母校因为老师的缺乏,很多老师都是“半路出家”,因此教出的学生,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写字,就因为课桌是两个人挤在一张,同学们在狭小的课桌上写字,身体都是倾斜着的。范老师一来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用严厉的态度来“逼迫”大家改正。但是同学们多年来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如果端正写,写出的字就是倾斜的。尽管如此,范老师依然耐心地、不厌其烦地纠正了大家好几年,有的同学为此还哭了鼻子呢!现在也许说起来轻松,但当时引起的“动静”还是很大的,甚至颇引起了一些不理解的同事的腹诽。在教到我们五年级的时候,范老师的家人为她办好了调到城里更好学校的手续,但她为了不耽误我们
初中生作文我的老师二三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