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方案主线K3+360—K3+:(1) 利用码头线空间新建东联路至香炉礁东匝道(以下简称:"Z匝道”),原码头线框构铁路桥加固后利用;(2) 原某路东行地面匝道改造后,顺接Z匝道新建香炉礁立交东行路东段(以下简称:"H匝道”),香炉礁立交东行路中段利用原有旧路与G&H匝道顺接,对其仅做病害维修;(3) 新建铁路保障房配套道路(以下简称:"X匝道”)。主线K3+—K4+580施工范围内道路。主线K3+360—K4+580施工范围内道路施工分为3种情况:新建道路;旧路补强;旧路新建及病害处理。新建道路从下至上的各层材料如下:土路基(压实度296%)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含量3%)—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含量5%)-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含量5%)-乳化沥青透层油()-5cm中粒式改性沥青下面层(AC-16)-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隔水层()4cm排水降噪上面层。旧路补强采取在原路面基础上整体刨切旧有路面4cm,然后喷洒粘油层(),再摊铺4cm厚SMA-13中面层,再喷洒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隔水层,最后摊铺4cm厚排水降噪上面层。旧路新建及病害处理,拆除原有路而及基层,重新按照新建路面的标准进行道路施工。: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粒径标准应严格按路基设计要求执行。路槽土基回弹模量及竣工弯沉要求:路基施工完成后应对路槽底土基模量或弯沉(选其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施工。土基回弹模量机动车道不小于40MPa,(l/100mm):施工前应将原地面的拆房土、杂物等全部清除干净,并找平压实。地面横坡为1:5^1:,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填料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较好的粗粒土。如天然级配砂砾、中砂、石质坚硬不易风化的片碎石等,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物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用做路堤材料。填筑路堤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不同性质的土,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压实厚度和松铺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每种填料层连续总厚度不小于50cm,,可直接利用作为路床,并应平整、碾压密实。挖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挖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通过试验确定。,台阶宽度不小于2m,在挖方一侧,台阶应与每个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路基应从最低标高处的台阶开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挖交界处lOm范围内)和路基填土较低路段(),路基顶面以下80cm"150cm范围全部填筑透水性材料。,保证路床虚度一致。推土机排压后的,测量人员再次测设高程控制点,虚度为2cm,由刮平机根据控制点进行细平,用装载机及时将刮出来的多余的土清走,保证路床宽度。细平后由18t振动压路机本着先轻后重的原则对路床进行碾压。碾压时先从路外侧边缘开始,外侧轮的1/2压在路肩上,每次重轮重叠1/2〜1/3,逐渐压至路中心,即为一遍,碾压一遍后,再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修整时应从表面下挖深翻松8-10cm,然后再进行填补。第一次由振动压路机静压按2km/h速度进行,一进一退两遍;第二次振动碾压,速度相对加快,按3km/h进行,二至三遍;第三次三轮静压,,-,4-6遍;路基边缘两侧多压二遍。碾压应遵循由低到高、从边到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后轮重叠1/2〜1/3轮宽的原则。碾压密实,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经检测压实度至符合要求为止。确保无弹簧、松散、起皮土等现象。,要及时进行机动车车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匚,施丄时采用稳定碎石集中搅拌站拌料、自卸汽车运料、机械摊铺、人工配合找平及成拱、振动压路机压实的方案进行,水稳碎石分三层施工,每层18cm,第一层水泥含量为3%,第二、三层水泥含量为5%。(1)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水泥稳定碎石采用商品拌和料由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段开工前14天内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道路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