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模式转型、管理体制转型“三大转型”战略目标的关键年。这一年里,在区委统战部的正确领导和职能科室的悉心指导下,工业区统战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党工委的中心工作,以“共融共赢,精进创新”为核心,立足“考核项目全面落实,特色工作重点推进,企业社区有分有合”的工作思路,汇聚优势,挖掘潜力,凝心聚才,开拓创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创新项目屡获成效,着力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作用。现对2013年的统战工作回顾总结如下:一、重视党外知识份子工作1、积极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根据《中共XX区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闵委发[2012]97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莘庄工业区党工委把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断开阔选拔视野,创新培养模式,拓宽建设渠道,健全管理机制,确保文件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开创工业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新局面。按照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党工委统一领导,行政积极参与,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共同配合的运行机制,下发《2013年莘庄工业区统战工作要点》,将工作具体化、细致化。一是将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文件精神,对工业区体制内培养、选拔、配备民主党派、非党人士等党外干部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二是开展调研座谈。定期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知联会、联谊会等活动,广泛征求对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调整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三是整合各方力量。组织部门把党外干部工作纳入干部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在选拔使用上主动为党工委当好参谋,统战部门在联络党外人士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各职能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支持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营造党工委重视、部门联动、社会关注、.。2、全力做好党外干部的储备和培养一是规范党外干部储备。截止目前,工业区现有党外人士271人,主要包括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高级知识分子、少数民族、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四支队伍。四支代表人士队伍规模分别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4人,少数民族代表人士96人,无党派高级知识分子代表人士15人,台港澳海外代表人士156人。其中,工业区体制内科级以上党外干部共计8人。其中:处级干部1人,占班子成员总数10%;科级干部7人,占科级干部总数17%;女性7人,占党外干部的88%;政协委员2人,占政协委员总数18%;民主党派3人,占党外干部的38%;45岁以下的党外干部4人,占党外干部50%;本科以上党外干部4人,占党外干部的50%。通过建立党外人士动态库为所有的党外人士建立电子档案,动态管理、随时更新、定期调整。同时,在工业区制定的年轻干部五年培养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党外领导干部的比例,严格按照发展规划培养选拔干部,不断推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规范、有序发展。目前,配备党外科级领导干部部门数5个,占科级部门总数28%;党外科级后备干部6名,占科级后备干部总数17%。二是强化党外人士教育培养。工业区每年开办各类学习培训班、春申讲堂、亨特论坛等专题培训;鼓励党外干部参加继续教育制度;通过拓宽教育途径,选送优秀的党外人士到500强企业、基层单位、社区等部门挂职锻炼,实现教育培训的机制化和常态化。2013年,工业区党外干部100多人参加了专题培训班,11名党外干部参加了挂职锻炼,9名党外干部参加了轮岗交流。3、搭建党外代表人士联系平台工业区从不同层面建立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先后建立健全了党外人士联谊会、企业家沙龙、高端人才联谊会、知联会,将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台胞台属、侨胞侨属等方面的党外代表人士囊括进来,为园区发展凝智聚力。、高雅赏析、专题讲座等活动,160余名党外人士出席。二、加强社区民族宗教工作1、民生为基,实现共融今年工业区建立了民族基础数据库,共统计常住少数民族同胞96名,涉及18个少数民族。园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在先、源头治理的模式积极引导,调处纠纷,维护少数民族权益方面。一是健全少数民族服务联络站。年底将在天恒名城小区内成立少数民族服务联络站,通过开通热线电话,开设服务窗口,由专人负责接待少数民族来电来访和咨询,实现了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来沪少数民族同胞有事找得到地方,有困难找得到人。二是加强清真食品监督队建设。园区共有清真网点2处。园区清真食品监督队成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检查清真网点,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宣传清真食品安全卫生、民族宗教政策,第一时间收集舆情,把握主动权,积极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维护社区和谐。今年工业区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民族群体性上访事件。2、部门
工业区统战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