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是中国汽车后市场“元年”。这一年, 初创企业“弼马温”迅速崛起, 旨在打造 4S 店之外最放心的养车方式。 2015 年, 随着千万级人民币融资的顺利完成, 弼马温成功抢下汽车后市场第一梯队的“入场券”。用短短 3 个月时间完成了每天约 100 个订单,每笔约 500 元客单价的迅速增长。拥有 10 年汽车从业经验的公司创始人杨俊预计, 2015 年, 汽车后市场第一梯队的参赛选手将迎来“贴身肉搏”,弼马温要以上门保养为切入口,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抢占行业码头的“舵主”。做“汽车家庭医生”八点, 汽车保养技师闫明军和吴晓辉来到弼马温公司的网点, 从配件仓库同事手中领取到当天车主们的保养订单和所需配件。二人将一天的工具装上经过专门改装的“弼马温专业上门保养”服务车后,又对车上的装备进行了一番全面检查。据了解, 类似这样用来集中停放服务车辆和存储配件的“基站”网点, 弼马温目前在上海共有 4个, 分别位于上海东南西北四个角落。与物流公司类似, 这些网点的布局主要基于上海车主的分布以及网点所在位置的交通便利性等关键因素。“您好, 请问是顾先生吗?我是弼马温专业上门保养的技师小闫, 您预约了今天早上 9 点的上门保养,我们将准时到达,为您提供专业专属的爱车保养服务。一会儿见。”按照规范要求,闫明军先和当天第一个预约车主通了电话,并对订单进行了最后确认。八点半,闫明军和吴晓辉驾驶服务车,离开网点,前往车主顾先生的小区。“他的家就在莘庄附近, 离我们这个网点最近, 所以公司调度系统会把他安排在第一单。今天, 我们这个服务组( 一辆服务车, 两个技师) 一共有 6 个订单, 这是系统自动根据最佳路线为我们排好的行程,遵照执行就可以了。”闫明军告诉记者。八点五十分, 两人到达顾先生的小区。经过一番简单交流和确认, 他们立即开始保养施工。施工过程中, 两位技师会适时与顾先生沟通, 比如为他展示机油的液位、蓄电池的检测结果等。记者看到,顾先生的车是奥迪 A4L ,这次是做小保养,更换机油机滤。九点半,车辆更换好了机油机滤,还进一步做了 28 项全面检测,结果显示车况良好, 但是汽车的前刹车片快要更换了。闫明军直接在工作的小米 Pad 上记录下该情况并自动录入公司订单管理系统。“我们客服会根据这个记录,过段时间联系您,您可预约上门更换刹车片。”闫明军对顾先生解释说。“我有个朋友, 他上周在微信朋友圈晒了弼马温上门保养的照片, 我觉得挺新鲜, 刚好自己的车辆也要保养,所以今天特意来体验一下。”与顾先生的消费体验类似,记者采访发现, 不少率先尝鲜的消费者认为,去 4S 店保养, 开车来回至少半天, 而且整个保养过程基本没有技师跟车主主动沟通或说明, 心里时常会有些没底, 选择上门汽车保养则好比为自己的汽车配备了专属“家庭医生”。“与 4S 店相比, 今天体验的汽车上门保养, 不仅便捷、节约了我很多时间, 而且透明, 整个过程都在我面前操作。技师们的水平也很专业、符合规范。计算下来, 上门保养的费用并不高,基本相当于 4S 店价格的 70 %,还是很合理的。”顾先生说。找到“比针还细的切入点”汽车后市场, 简单来说就是汽车服务市场, 主要解决汽车后期的维修、保养等问题。 201 4 年下半年起, 到店洗车维保类、上门洗车类、上门保养类、配件 B2C 类、配件 B2B 类等一批汽车后市场创业者不断涌现, 各路 VC 蜂拥而至, 汽车后市场开始愈加频繁地走入大众视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4 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 亿辆,其中私家车占 80%, 而且每年以 2000 万辆新车的销量继续增长。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预测, 未来十至十五年内,中国汽车后市场每年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 2015 年中国汽车售后市场产值有望增至 7000 亿元,并将很快超过 10000 亿元。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主任杨志刚认为,中国正逐渐进入汽车社会,汽车的售后、维修及保养将逐渐成为一种刚需, 越来越多的资本也会不断涌入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巨大市场。然而, 就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现状看,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 当前中国汽车后市场还处于混乱的市场竞争状态, 低价竞争、相互拆台、无序经营的案例仍频频出现, 服务品质良莠不齐,形成品牌的更是屈指可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2013 年底,曾在梅赛德斯-奔驰厂商售后部门和二手车部门从业近 10 年的高管杨俊毅然辞职创业,在“互联网+汽车后市场”领域反复试错,终于把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在上门保养。“在中国创业, 不存在蓝海, 必须从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杨俊说, 在披荆斩棘的创业路上,最难的就是要在“天一样大的市场”里,找到一个“比针还细的切入点”。创业一年多来,聚焦上门保养让杨俊第一次感觉,公司终于找
弼马温“汽车家庭医生”抢滩汽车后市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